“很少有城市能像上海一样向世界辐射她的影响力——站在中国和国际文化的东西方交汇点,成为传统与现代高度融合的世界大都市样本之一。”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芮悟峰在上海工作生活了近15年,对落成不久的浦东美术馆、上海天文馆等人文地标如数家珍,“除了这些高标准的硬件设施,软实力将继续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学者、国际设计师阿尔多·西比克(Aldo Cibic)由衷感慨:“上海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了充满好奇力、能量、活力的场所,是全世界最能吸引我的地方!”
包括芮悟峰、阿尔多在内,来自中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埃及、克罗地亚、阿根廷、日本、韩国等国的专家学者、业界代表百余人,齐聚今天在北外滩上海大厦召开的2021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共话“数字化转型与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援引近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2021年全球城市指数”谈到,上海首度上升至第十位,引发海内外关注。
“全球城市为经济蓬勃发展、文化高度繁荣提供条件,而城市经济与文化艺术发展之间有内在的共生性。”在周振华看来,全球金融中心与全球文化艺术中心有着较高重叠度,卓越的全球城市不仅能够高水平、战略性配置全球资源,同时也是文化艺术产品被广泛提供和消费的鼓舞人心之地。而理想的全球城市能够迸发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离不开广泛的文化交流平台和无处不在的文化公共空间,有利于开展大量文化活动的良好城市文化生态等条件,能够使多元文化彼此影响启发。
多位学者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文化建设的整体价值功能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以城市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提升城市软实力,已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以人文关怀为前提要素、技术支持为基础要素、创新融合为关键要素,三者产生合力形成数字文化系统架构,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城市文化全球影响力。
埃及最高文委秘书长希沙姆·阿兹米谈到,正在推进的“数字埃及”计划,着眼于数字化转型、数字技能就业以及数字化创新,开罗歌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将在专用门户平台上推出直播活动等。上海的数字化转型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化影响力离不开有温度的城市空间。“城市的历史保护,最重要的就在于如何激发历史空间的当代活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伍江从“城市空间的人民性”角度谈到,上海推进“15分钟生活圈”理念,有助于实现城市公共服务的易达性、便利性、混合型、可选择性,让城市空间更具有人性尺度;通过居民直接参与甚至主导的常态化“微更新”,城市环境品质得以不断改善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转型将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在线新经济上构筑显著优势。
论坛上同期揭牌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将助力打通学界和业界城市文化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的壁垒,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动城市文化的创新建设。首批特聘研究员包括Aldo Cibic(意)、Wolfgang Rohr(德)、毛时安、史依弘、邢建榕、伍江、任仲伦、刘士林、孙甘露、坂井洋史(日)、苏智良、李欧梵、吴俊、吴越、汪涌豪 、陈丹燕、陈东、陈建华、陈思和、茅善玉、林春城(韩)、罗康瑞、金宇澄、周振华、赵丽宏、施大畏、姚尚建、秦朔、徐建刚、诸大建、黄昌勇、曹可凡、曹嘉明、曾刚、滕俊杰、薛理勇等人。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学术研究文丛、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智库文丛同步首发,一批城市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集中面世。
其中,《创意城市:空间生产与城市活力》 《全球城市:文化维度与国际经验》《文学城市:文化想象与本土实践》 《城市民俗:时空转向与文化记忆》《公共文化:城市实践与文化服务》 《文化产业:创意经济与中国阐释》等著作从多个维度探讨城市软实力的塑造与提升。《韩国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日本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东南亚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海派文化新论》等则以海外与本土视角分别考量上海的文学文化研究。
本届论坛采用现场研讨和远程视频连线相结合形式,将围绕“后疫情时代世界城市文化交流传播新趋势”“城市空间的人民性”“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发展愿景与区域实践”“新时代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打造北外滩现代都市发展新标杆”等系列议题,举办“网络文学的多元构建”“社区营造与海派文化”“新时代城市文化软实力”“NFT与艺术的未来”等多个分论坛。
据悉,本届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等单位主承办。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