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仁百岁生日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演艺厅举行
伴随着爵士乐吹奏的《生日快乐》,戴着红色围巾的中国低音提琴教育事业的“元老”、上海交响乐团低音提琴声部首位华人演奏家郑德仁老先生,切开了他的生日蛋糕。今天,这场为郑老举行的“百岁生日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演艺厅举行。90多岁的指挥家曹鹏来了,年近九旬的作曲家阿克俭来了,郑德仁在上海的学生们也都来了——这其中,包括郑老在新中国成立后带教的第一位学生,今年92岁的原上海歌剧院低音提琴首席洪友龙,他也是郑老年纪最大的学生。
从充满中国民族风情的《火把节》《江南好风光》到慵懒的爵士乐《Trumpet Blues》《夜上海》《夜来香》,这些由郑老创作或改编的曲目在音乐会上奏响。“郑德仁老先生是我最为尊敬的一位乐坛跨界前辈。”正如上海音协副主席王勇所说,在古典音乐方面,郑老是低音提琴一代宗师,开宗立派,为中国的低音提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流行音乐方面,他又是爵士大师,是海派音乐文化的诠释者、见证者和创作者。
如今,这位百岁老人在接受采访时,需要三个女儿伏在他的耳畔转述记者的提问,郑老说“我现在的生活平平稳稳”。“爸爸毕竟年纪大了。我和他打电话时,他可能听不懂,但他可以和我说美国的疫情,一说就是一个小时。他每天都会看《海峡两岸》等节目,很关心时政。”郑德仁的大女儿郑雪梅说,“爸爸为人特别正直,老天给他了很长的生命,他知道上海交响乐团为他办了这样一场音乐会,心里肯定很高兴”。
他在中国低音提琴教育领域结下了硕果
上海交响乐团是最早培养中国古典音乐演奏人才的职业乐团,早在1938年,乐团就迎来首批四位华人演奏家。作为上海交响乐团低音提琴声部首位华人演奏家,1946年加入乐团的郑德仁,交响乐团职业生涯长达45年。“郑老曾师从上海交响乐团前身、上海工部局乐队大提琴首席俄籍教授佘甫磋夫学习低音提琴、乐理及合奏课。他1946年后进入工部局乐队任演奏员,直至1991年退休。”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郑老在职期间历任声部长、艺术委员等职务,也从事音乐作品创作,为上海交响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郑德仁在上海音乐学院前身旧址
“低音提琴本身音色很动人,轻轻拨一下,就有荡气回肠的效果。在乐队中,它虽然是伴奏乐器,但是为整个乐队起到了‘打地基’的作用。如果我们的演奏不扎实,整个乐队就托不起来。”刚退休的上海交响乐团低音提琴原首席朱顺华,是郑德仁的得意门生之一。郑老在教学上注重基本功的理念,也让朱顺华获益匪浅。“我14岁就跟着郑老师学习了。他在教学上一丝不苟,注重我们的音准、节奏问题。我刚和他学习时基础比较差,但他不会很严厉地批评我,而是以相对委婉的方式指出我的不足。在平时,郑老师待人和蔼可亲,不久前他见到我,还说我胖了。”
▲郑德仁作为上海交响乐团的一员演奏《红旗颂》
1956年到1986年,郑德仁在上海音乐学院兼任低音提琴主课教职30年,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遍及国内各大乐团、美国乐团。他执教的50多位学生已遍布全国各地,不管在哪个乐队都能胜任;不少成了乐队中的业务骨干。今天,92岁的原上海歌剧院低音提琴首席洪友龙,来向100岁的恩师祝寿。“我从1952年起跟随郑先生学琴,至今70年了。这70年来,我每年都要去看望郑先生,他对我太好了。我不仅跟随他学习乐器,还看到他写谱子。在他的启发下,我也学着作曲和配器,在歌剧院写过歌剧和舞剧的伴奏。希望郑先生永远健康!”
他是跨越古典与流行的乐坛跨界前辈
郑德仁有三个女儿。大女儿郑雪梅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走上了专业的音乐道路,今年70岁的她已从星海音乐学院退休;二女儿郑洁桦,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在学校里教授特殊群体音乐。“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有两部钢琴,还有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所以我们三姐妹每人都会不止一件乐器。”郑雪梅回忆说,小时候她常去看父亲的重要演出,芭蕾舞、交响乐若有排练,父亲也会到她带到厅里去感受现场。少女时期的郑雪梅本想考中央学院附中,但因为时代的原因没有被录取。“在特殊时期,为了让我们能练琴,我爸爸把很多领袖的语录歌进行了改编。他也能把很多小提琴作品改编成低音提琴曲。”
其实,郑德仁还是中国音乐界名副其实的跨界前辈。除了古典音乐演奏及教学,他更是亲历了爵士乐和轻音乐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郑德仁改编的爵士版《玫瑰玫瑰》《夜来香》,让这些上海老歌为更多人熟知。
▲老百乐门乐队
1942年为了家庭的生计,年轻的郑德仁已经被迫中断了学业组成了小乐队在各大夜总会演出,这是他和爵士乐的最早“触电”。随后他长时期在 “百乐门”等等地驻场演奏爵士乐,不仅有丰富的奏经验,也担任编曲及指挥,出版了《上海老百乐门爵士》《百乐门爵士五重奏》《疯狂的爵士乐》等唱片。1956年郑德仁还组织了全国第一支“上海轻音乐管弦乐队”。1991年退休后他仍然从事轻音乐活动,不仅演出足迹遍及上海、香港等地,还担任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贺禄汀艺校等学生乐队的指导老师。
他经历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传奇故事
采访中,郑雪梅为我们讲述了两个关于他父亲的小故事。
据她说,有一次她回上海探亲,半夜里十二点,著名指挥家、上海交响乐团老团长黄贻钧,著名指挥家曹鹏等五六个人,冲到他父亲的家中。原来,当天西哈努克亲王访华,在火车上写了一首很好听的独唱作品,当时必须要郑德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配器,第二天九点要由上海交响乐团录音,录音之后还要前往人民大会堂演出。由当时最火的女歌手之一朱逢博担任独唱,由郑德仁担任管弦乐配器,由上海交响乐团演奏的这首作品录制完成以后,后来在北京获得了不俗的演出效果。
郑雪梅的丈夫是著名作曲家施咏康。她第一次知道施咏康也是通过她的父亲,这就要说起第二个故事。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郑德仁、施咏康,还有著名作曲家阿克俭、朱践耳四人,当时被委派了重要任务——他们四人在锦江饭店住了一个月,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可以听遍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里所有的唱片,要为尼克松首次访华的上海文艺晚会创作作品。于是,郑德仁和阿克俭合力写出《陕北民歌:翻身道情》(弦乐四重奏版),施咏康和朱践耳写出《白毛女》(根据歌剧与舞剧《白毛女》的部分主题改编创作的单乐章作品)。此外,八个演奏者分别组成两组弦乐四重奏,作曲家写出作品以后,两组弦乐四重奏轮流练习录制,演奏者中包括著名小提琴家潘寅林。
听了郑雪梅所讲的故事,不难发现,除了郑德仁老先生,上海交响还有不少这样的“宝藏”人物。创作了《花好月圆》的指挥家黄贻钧,写就《唱支山歌给党听》的驻团作曲家朱践耳,谱写了《千年铁树开了花》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阿克俭……由乐团培养的这些中国音乐家,见证、参与并影响着新中国各时期的音乐发展,他们用内心一片音乐赤诚促就了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祝“斜杠艺术家”郑德仁老先生生日快乐!
上海交响乐团供图
作者:姜方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