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出行按下“暂停键”,但居家阅读、静心思考不会停顿。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已于4月1日启动,邀请沪上学者、作家为读者做“1+N”推荐——可以推荐一本优秀图书,也可组合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阅读观赏经验,彰显读书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与希望。活动将持续至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今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翻译家袁筱一推荐翁贝托·埃科小说《布拉格公墓》、根据其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玫瑰之名》,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市社会学会会长李友梅推荐学者肖瑛《公共性及其实践——中西古今之间》。
袁筱一推荐语:以碎片展现真实,用虚构唤回记忆
《布拉格公墓》是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最近的一部小说。作家将作品背景置于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借助失忆的主人公找寻“我是谁”的旅程,描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欧洲的政治与历史氛围,更是对巴黎、共济会、战争、精神分析这些二十世纪欧洲的经典符号乃至对大写的历史竭尽反讽之词。
埃科从来不让人失望,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随笔。尽管埃科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掉书袋,挖历史,对不熟悉西方文化的读者略略有些不友好,但他丰富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足以弥补这一瑕疵。
在略显烦闷的居家时节,这部带有悬疑色彩且叙事生动的作品是不错的阅读选择,也让我们对新世纪重新冒头的战争威胁有所警觉。
一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片子,也改编自埃科早期最知名的同名小说《玫瑰之名》。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导演,肖恩·康纳利主演。
电影没有小说精彩,有点重回个人英雄主义的套路,但是,高扬人性以及在与罪恶斗争中方才彰显出来的激情,仍不失为让我们重回德性与美的“教化”手段。
李友梅推荐语:
2022年的春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北京冬奥会冲破西方世界的种种杂音成功举办,俄乌冲突引发的国际震荡仍然未见终局,新一波疫情的蔓延突然打乱了生活常态。这些事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意味,而上海乃至中国,无疑正处在风口浪尖的关键时刻。
在各种变局、震荡和风险中,我们靠什么来把握明天?生活如何能够经历风浪而不碎裂?一切都在当下演示着。面对疫情突袭的猝不及防,人们从各自为战到群圈中“开团”,从固守一隅到邻里帮扶和互助共享,从党委坚强领导、政府坚定落实,到党员、志愿者、社区自治组织的全方位参与……越来越多的人挺身而出守护我们的生活,我们因此在焦躁不安中日益坚强。我们的生活,正在打赢这场大仗硬仗中适应着非常态。
放眼整个现代化进程,社会生活总是在各种非常态化的实践中寻求着其稳定运行的方式,其中体现出来的,正是人类的社会韧性。作为凝结这种社会韧性的公共性,则在人类不断战胜各种风险的过程中,成为促成社会团结、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整合的一种纽带性力量。也正是内生于其中的协商、信任、认同,成了我们今天最为可贵的支撑。
肖瑛教授《公共性及其实践——中西古今之间》正是从这一关乎人类社会团结和秩序的基本论题出发,在反思与辨识西方话语的基础上,探索本土公共性的想象和实践。书中强调,中国社会关于公共性的想象和实践,都离不开中国传统设定的“差序格局”这一家庭隐喻。由此,东西方理论路径展现出了张力——“差序格局”与个人主义的冲突、调整与重塑,是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公共性建设的主脉。
这本书使我们能够感悟到公共性建设的来路与去向,更提出如何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探索中国式公共性建设的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
图片来源:出版方、剧照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