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青年编年史》
方 岩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得主方岩长篇小说评论集。其中收录的文章注意调和学院派写作风格与更广泛普通读者阅读需求之间的矛盾,行文风趣幽默,善用奇崛比喻,积极介入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中青年作家现场。这些文章既涉及近年重要长篇,亦注重作家代际的典型性和影响力。
>>内文选读:
后 记
这本书的出现完全是个意外。
大概在2021年四五月间,师友们酝酿某个活动时,提到了我的一篇评论,觉得“文学青年编年史”这个名字不错,可以出本集子。
我从长篇小说评论中筛选出了若干篇章,拼凑成了这本集子。里面的文章最早写于2011年,最晚写于2021年,大多是在南京谋生时所写。十年这样的数字是编完后才发现的巧合,并没有特别的意义。编完发走,便感觉事情已经结束。作为文学批评这个行当的二流从业人员,我并不觉得自己的集子之于别人有什么意义,组装的知识和转借的意义都是预设的生产流程的自动产出,与“创造”意义上的意外、溢出和不确定并没有什么关系。它除了能够确认我曾品评过一些作品,剩下的就只有与自我安慰相关的虚荣心,而自我安慰与自我蒙蔽常常是同义词。批评无非是通过别人的写作来制造意义,却难以确认自身作为写作的意义。所谓,“学术”“专业”之类的词语在很多时候只是某种修辞,过分依赖类似的词语所营造出的“智识”“深度”等意义幻景,只会让“谋生”这样朴素、简单的诉求都蒙上了不道德的意味。
这种多年来反复出现的自我厌弃再次袭来,是在今年二三月间。其时,我刚刚完成春节前就计划好的两篇评论,几乎同时,出版事宜亦被重新提起,静默的日子却遽然降临。
2022年没有春天,我只能每天在顶楼的天台上挥汗如雨,以防止自己在自我厌弃中窒息。在团购群里各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具体真实面前,我的文字虚无缥缈,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关系。我意识到自己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再也不会在自己的文字中找到任何慰藉。当群里有年轻人开始告别时,我开始变得焦躁。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感慨依然是“批评”式的,假装可以与那些悲伤共情,却无法触及具体的经验。那是一种职业式的伤感,永远是姿态大于内容。于是,这篇自序写得煎熬而漫长。我想替自己做个了断,却又在内心怀疑自己在继续制造废弃之物。所以,每敲打一个字都像是在黏合碎片,惯常的思维和修辞难以串字成行,像是一张张书页被烟头烙出无数的洞。最后,我决定把这篇已经写了一万字多字的后记删改成现在的样子。多说无益,也算为以前的文字做了总结。
作者:方 岩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