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 。他从小衣食无忧,在吟诗作赋之外,还报了很多“兴趣班”,例如剑术、口才(纵横术)等。他从小聪明,而且很刻苦。这样的李白一辈子没参加过朝廷组织的考试,也许是他人生的一大遗憾。虽然不能参加科举,他却一直坚持学习科举考试的科目,长期训练格律诗赋的写作,走上了另外一条求官之路——荐举。在达官贵人或者文坛名流的推荐下,一个人不用通过科举也能被录用。被举荐做官虽然没有科举那么荣耀,好歹也能进入官僚队伍,实现宏图抱负。
跟很多唐朝诗人一样,26岁的李白自信“大鹏羽翼张,势欲摩穹昊”,看我这只大鹏如何扶摇直上九万里!他带着沉甸甸的票子和热乎乎的梦想出发了。他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结交四方英雄豪杰。他为人豪爽,散尽千金,在社会上有了名气。
外出不到一年的时间,他花了三十多万钱。根据当时的购买力,一斗粮食的平均价格大约二十至三十钱,一斤猪肉大约六百钱左右,一斗盐大约十钱左右,三十多万算得上一笔巨款。慢慢地,他的钱袋子空了,只能感叹“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游侠不好当啊,好在他名气大,有才华。27岁的李白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游玩的时候,遇到一个女子——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两人情投意合,李白决定入赘许家,从此过上了比较舒适的生活。
他还继续着自己的求官之路。这一次,他拜访朝中大臣裴宽,送上干谒文章《上安州裴长史书》,先夸自己博学多闻、乐善好施、重情重义、品格高洁,然后再夸裴长史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地位尊贵。裴宽皮笑肉不笑地说:“你上来就大篇幅地夸自己,这是让我推荐你呢,还是让你提拔我呢?你不停唠叨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可我这里只是地方政府。老兄,怎能装得下你?”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虽然多次求官失败,李白依然抱有希望,荐举的路堵死了,还有皇帝征召,卢藏用那小子曾经用过这一招。
唐朝皇帝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追认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为祖先,道教在唐朝得到飞速发展。唐玄宗信道教,两个妹妹西宁公主和玉真公主也出家做了道士。李白抓住重点,结交著名的道士元丹丘。两人相约隐居山林,一边钻研道家学说,一边准备终南捷径。李白转变思路,用道教作为敲门砖打开皇宫的大门。
在此期间,他还写下洋洋洒洒的《明堂赋》进献皇帝:“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祀兮悠哉!”他先用华丽的辞藻大赞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接着阐述自己的治国方略:管理国家就该像远古的贤帝一样,制定最好的政策,让百姓安居乐业。
好像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这也是李白政治主张的缺陷。他的方针幻想多于现实,表述过于笼统,所以《明堂赋》石沉大海。
李白不放弃。唐玄宗外出狩猎,李白又趁机献上《大猎赋》,可惜和《明堂赋》一样,内容比较空洞,没得到皇帝的回应。大约40岁的时候,李白的妻子许氏逝世,他继续留在许家大院也不合适,便带着儿子和女儿前往东鲁(今山东省一带)投奔亲戚朋友。
在东鲁,李白寄人篱下,过得并不舒心。不过长期的交游不是没有收获,他的朋友都极力推荐他。元丹丘将李白写的《玉真仙人词》献给玉真公主:”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玉真公主见李白确实是人才,便向唐玄宗推荐了他。唐玄宗拿起他的诗赋翻了又翻,惊叹世上竟有如此天才的诗人。
征召令一下,李白感动得眼泪哗哗,终于轮到我上场了。大风起兮云飞扬,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写出了他激动的心情,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彷佛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中年人。
(本文节选自《和唐朝诗人握个手》,急脚大师 著,捧读文化 | 南方出版社出版)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