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办公区域灯火通明。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即将启动,千余场活动当天将在全市的文化场馆、商圈、公园、广场等同步展开。为了方便市民就近就便参加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活动与品牌推广部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地收集和整理重点活动信息,“菜单”制好后将在第一时间通过公众号推送出去,让大家按“表”索骥。
统一发布活动全表、统一主题、统一标识……3000多个日夜,上海市民文化节坚持品牌立节,并持续放大办节效应,使其“全民、公益、普惠”的形象深入人心。十年来,它不仅成为沪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全国公共文化的响亮名片;还通过赛事、活动、项目、服务等帮助各区、各街镇乃至各村居树立各自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城市公共文化IP矩阵。这些布局错落、个性鲜明的IP相互叠加、互补,交织出无处不在、百花齐放的浓厚城市文化氛围和昂扬精神面貌。
自觉打响品牌,为公共文化服务闯出新天地
走在申城的大街小巷,总能与上海市民文化节五彩斑斓的LOGO不期而遇。大到一场市级文化赛事,小到一次居村的读书分享会……十年间,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了40万项活动,这个多彩的标识就出现了40万次,已成为市民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的集结号,也激发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全力施为、搭台为民的主动姿态。
“打造文化品牌是一种志存高远的体现,它凝结与象征着文化节庆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恒久精神力量。”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蒯大申认为,上海市民文化节自创立起,就有非常自觉的打响品牌意识,并持之以恒地付诸于行动中。
十年来,小到LOGO的设计,大到每年主题的设定、大型活动的策划,上海市民文化节都有系统的品牌运营思维。比如,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市民文化节适时推出了“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扩大影响力半径。2019年,申城百姓的需求已从艺术普及渐渐过渡到艺术素养的提升,于是“全民美育”来得正当时。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上海市民文化节首次以“云上文化服务日”的特殊方式启动,借助网络终端,人们穿梭时空感受红色文化,搭载新技术列车领略海派文化,在不同维度里体味江南文化——从上午10时到晚上10时,1009万人次共赴这场春天约会。2021年,“五个新城”建设被摆在了突出位置,上海市民文化节开幕活动联动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首次推出“新城五湖发现之旅”。
文化服务日、社区日、“讲师团”、“赏戏团”、“红色文化轻骑兵下基层”……日积月累,上海市民文化节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上海市民合唱大赛、上海市民舞蹈大赛、传统文化系列赛事、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等品牌赛事,成为广大市民展示、交流的平台,有的从上海走向长三角,走到了全国。
“一区一品”,助力各区提炼特色文化“名片”
“超大城市举办全民参与、全年永不落幕的文化节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创新。”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郑崇选看来,上海市民文化节可贵之处在于,不仅以满足市民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抓手将自身打造为重要的文化品牌;还深入挖掘区域特色品牌的优势和生命力,通过价值提炼、主题演绎、平台搭建、资源对接、宣推呈现,提升规格品质,夯实底蕴特色,在不同的地域、领域、门类下发挥对城市文化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市级赛事由各区举手申办。“我们综合考虑申办区的文化特色、群文优势、举办力量等因素,将不同门类的市级赛事落地到各区,并最大力度地给予扶持,固化举办模式,帮助树立品牌,托举到市级层面,在大平台上绽放光彩。”上海市民文化节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吴鹏宏举例,闵行区举办的上海合唱节暨市民合唱大赛,打响闵行“合唱”名片,并让合唱节真正走出了闵行,成为全市及长三角共同参与的合唱盛事;长宁区的市民舞蹈大赛擦亮了“舞蹈长宁”的精品化、国际化风范,不仅是上海市民舞蹈团队向往的舞台,更将上海群众舞蹈送上了全国广场舞展演的聚光灯下;嘉定区自2014年起双线推进以传统文化知识、诗词经典、语言文字为内容的文化类赛事与以戏曲、曲艺表演为内容的舞台类赛事,合并打造“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品牌,承续了“教化嘉定”的文脉。
如今,漫步在上海16个区,城市街景、人文风貌、文化品牌等一张张各具特色的“名片”,也在勾勒着各区、各街镇的文化性格。比如,静安区彭浦镇的摄影、普陀区宜川路街道的戏曲、浦东新区金桥镇的书画、宝山区顾村镇的民间诗歌、闵行区莘庄镇的钩针编结等。
“一区一品”“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以上海市民文化节为平台孕育、生发的各类品牌错落多元、优势凸显,共同丰富了城市文化的内涵,让文化融入市民生活的日常。
作者:李婷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