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他们的故事和文化》
赖德烈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写给年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入门课,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故事,介绍中国地理环境,依时为序讲述其历史沿革;第二部分是品文化,分专题介绍中国主要时期的文化和制度,包括人口、政府、经济、宗教、家族、艺术、文学和教育。
>>内文选读:
家族制度的存在如此普遍,力量如此强大,势必影响社会生活。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大家族(家天下),中国人眼中的政府为“父母政府”。理论上,官员(父母)是百姓(孩子)的监管人,两者关系由感情和责任维系。实际上,“父母”既可以给你一切,也可以拿走你的一 切。家族也是一个保守机构,它由长辈统治,维护旧日理想。显然,这有利有弊。它既可防止体制解体,也能阻止创新变革。此外,儒家伦理崇拜祖先,看重家族荣誉,个人主义的发展受到抑阻。中国人组成不同种类的群体生活,对其成员施加不同的限制性影响。现代欧美国家个人主义盛行,古代中国则是个人主义缺乏,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个人难以单独存在的国家。
中国人重“礼”(讲规矩)。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礼”的本质是将心比心,体贴他人。古代典籍(如《礼记》)中有许多礼仪准则,指导人的行为。人们的感情靠礼来满足,人们的职责靠礼来实现,人们的善恶靠礼来评判,人与人的关系靠礼来维系。千百年来,中国人已将恪守礼节变成一种本能。中国人的礼也不全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表现,而是带有很多表演成分,旨在维护既定关系,进而维持社会秩序。中国人规矩繁多,外国人难以理解,表现出来也就显得无能,故被中国人视为“野蛮人”。中国人的“礼”也表现在“送礼”上,“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期望得到更多回报,因为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人的礼,繁文缛节处,让人厌恶;温文尔雅处,让人舒服。
中国人重“孝”,孝为百善之先;尊养老人是为“孝”,祭祀祖先叫“追孝”,只有自己亲生儿子供奉的东西才能享用,加之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习俗,故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也因此养成“重男轻女”习俗。
中国人爱面子,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要脸,树要皮。”“面子”很难定义。试举一例。一户外国家庭的仆人被告知,糖下去得太快了,而糖则由他管理。他认为这是在说他偷糖,因此建议加装设备来保护糖,以免被偷。主人明知糖不可能被外人偷走,仆人对此也心知肚明,然而,他和他的主人都表现得好像是这条建议起了作用,此后糖再未丢过,仆人的面子也保住了。在古人眼中,面子相当于一个人的尊严,所以中国人的面子意识比其他国家表现得更加强烈。在中外条约里关于“不平等”条款引发的冲突中,最让中国人恼火的是面子上的损失。外国人在与中国人交往时,只要小心维护中国人的“面子”,凡事都合乎“礼”,想做的事情就可以顺利完成。不给人面子,是一种无礼之举。中国人好面子,“君子动口不动手”,他们常会骂上半天,就是不出手,谁要出手有辱斯文。
可能由于好面子和极度敏感,中国人在交往时不喜欢直来直去,而是喜欢拐弯抹角。例如,在传递坏消息时,尽可能地隐瞒或间接表达。有时,一个看似很小的动作却是极具侮辱性。吵架经常语带暗讽。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中国人会随机编造各种借口,若你追根究底,你准会听到“不知道”/“不清楚”的回答。在官场上,尤其是冠冕堂皇的场合,绕弯子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人的社交礼仪非常复杂,对不明个中深意的外国人来说,很是令人困惑。
中国人忍耐力超强,许多人家的屋子里都会悬挂一个“忍”字;若不是被逼上绝路,他们绝对不会起来反抗。中国人看重人情世故,各项规章制度的效力也常被人情世故所稀释。
中国人一直是一个谜,西方人很难真正读懂中国人,反之亦然。要破此局,唯有换位思考。
作者:赖德烈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