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最重要的现代小说家之一,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两届美国国家图书奖与普利策奖得主,在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深刻影响了诸如马尔克斯、略萨、加缪、托妮·莫里森、莫言等一批大作家。福克纳一生笔耕不辍,除19部长篇小说外,更是创作了120多则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中有很多在主题、艺术手法、思想深度上都十分优秀。它们不仅成为中外课堂讲解的范本,亦是研究者取之不尽的宝库。美国评论家阿瑟·伏斯甚至认为:“除了亨利·詹姆斯以外,至今还没有人像福克纳那样在这一形式的创作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近日,浙江文艺社推出了福克纳创作生涯首部短篇小说集《十三篇》,中文版还原了1931年初版的风貌,原书最早由美国的Jonathan Cape & Harrison Smith出版,后经企鹅兰登书屋再版,福克纳将该书题献给他的长女阿拉巴马(她在1931年1月11日出生的9天后夭折),以及他的妻子埃斯特尔,包含了独特的情感寄托。此时的福克纳已凭借《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圣殿》等作品声名鹊起,《十三篇》是福克纳创作被文学圈认可的第一个高峰期的产物,收录了他在这段黄金年代的短篇精粹。
《十三篇》
【美】威廉·福克纳 著
叶 紫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小说集共分为三个部分,故事围绕的人物、时间与地点各不相同,其中有六篇曾在商业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剩下七篇是头一次面世。第一部分包含《胜利》《飞向群星》《所有死去的飞行员》《裂隙》四篇,写的是一战后欧洲战场士兵的遭遇与精神困境,颇有“迷惘的一代”的颓废与虚无气质,语言较晦涩,象征意味浓厚;第二部分包含《红叶》《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公道》《头发》《夕阳》《干旱的九月》六篇,以虚构的杰斐逊镇为背景,属于福克纳创作的经典内容,也更为读者熟悉,比如印第安人的历史、美国南方小镇的生活等,人物偶尔在各篇中串场,故事与作家的长篇小说多有互文,语言也偏口语化;第三部分包含《密史脱拉》《那不勒斯离婚》《卡尔卡松》三篇,故事移步至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前两篇情节较为松散,气质独特,而收尾的《卡尔卡松》,更像幻想诗篇,气氛混沌、含义朦胧。
福克纳评价短篇小说是“除诗以外要求最高的艺术形式”“几乎绝对精确”,并且,他非常看重短篇集的整体性,他曾在二战后计划出版《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选》时说:“试着给这部小说集以内在完整统一的形式,可能的话就像《去吧,摩西》那本书,或至少像《十三篇》那样。”可见,无论在语言、主题,还是在编排结构上,《十三篇》都充分体现了作家自觉的艺术意识。三部分仿佛三联画,既彼此独立又协调共通,形成参照,进而使特定主题得以强化、发展,折射福克纳创作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关于挫折与幻灭,关于混沌与灾难,关于一个日益分崩离析的社会中价值动荡的各式情形的探讨。
评论家米尔盖特和波尔克指出,贯穿《十三篇》的艺术精神是“悲剧性的”,总体而言,《十三篇》可以被视为一种关于创伤的写作。故事的角色大多为“被放逐者”或是“局外人”,那些经历大战的士兵与飞行员、固守旧传统之人、印第安人与黑人等少数族裔,甚至第三部分《密史脱拉》中的异乡游客,或是《那不勒斯离婚》中的水手,他们无不游离于日常的世俗世界之外,洞见崩塌失序而无所适从,福克纳在人物神经质的行为举止之中,在聒噪、粗俗的对话与近乎哑剧的沉默张力之间,写满了创伤。人物仿佛烛光后的幽影,浮着缥缈的轮廓,闪过零星的细节,氛围有时候很激烈,有时候又显出颓丧;或甚至化作玄思,清朗而高蹈,从那片历史的灼热废土中拔升。《十三篇》的最后一篇《卡尔卡松》,诗人的头脑里上演了一场盛大的诗意的反讽:英雄主义与罪恶堕落比邻,命运仿佛一场高烧。这些浮萍般的“无根者”,最后浓缩为同时期创作的《八月之光》中的乔·克里斯默斯,福克纳更是深入探讨了其中的悲剧性质。
这次中文版出版,打破了国内常见的福克纳短篇精选集的出版模式,遵循福克纳生前出版短篇小说集的编排方式,更清晰地对福克纳的短篇篇目进行时间定位,还原了福克纳短篇作品出版、传播和接受的原貌,也更突出了它们作为福克纳“长篇小说的缩影”的特质,从而“近距离”地感受这位文学大师独特的匠心与创作上的情结。同时,《十三篇》不仅包含了《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红叶》等名篇,而且收录了《胜利》《飞向群星》等较少为读者了解、却也十分优秀的作品,给予这些作品在福克纳创作谱系中足够的地位和关注,也有助于读者理解福克纳创作的动机与脉络,进一步体会他作品中的现代主义气质。
作者:沈 逸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