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面向社会大众的音频课程《奋斗吧,我和我的国!》首讲在中共一大会址举行。这门课程借助阿基米德、在线视频平台等现代网络媒体快速传播,“中国系列”所承载的好故事、好声音,成为人人都可随时随地学习的“口袋思政”。本报记者袁婧摄(资料照片)
在上海高校,这组课程很神奇:名称“高大上”,选课常靠“秒”,师资都是高配,人气节节攀升。
“治国理政”“中国智慧”“大国方略”“中国道路”“锦绣中国”“法治中国”“大国安全”……这些别具一格的亮眼课程,正是上海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首创推出的“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
将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使命,牢牢把握时代发展主题,聚焦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这60余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既呈现“一校一课”的办学特色,又承载了同频共振的育人理念。如今,这些“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已经覆盖全市所有高校,还辐射到了中小学和各个社区。
学生在“共情”中产生“共鸣”
直面问题并解答问题是“中国系列”课程最鲜明的特色,而课堂也常常因此“火花四溅”——
在复旦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堂上,大二同学张秦向老师抛出了问题:“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在上海大学《开天辟地》课堂上,大二同学袁荫问老师:“上海为什么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有哪些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使红色基因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一校一课的“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汇总起来,就是一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生动画卷,集中体现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上海中医药大学聚焦本校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中药学三个“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推出选修课《岐黄中国》。大二学生张镇镇的“课后感”是:从博大的中医文化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摄人心魄的力量。
在东华大学,大二学生刘子瑜对《锦绣中华》这门课程情有独钟:“我们心中的‘大神’级教授都在这里。”这门课,不仅让刘子瑜了解了一代代中国纺织人的卓越付出和辉煌成就,还让她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感受到自己的责任。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冉认为,“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学生个人成长结合起来,是思政课必修课的有益延伸和必要补充。情理交融的教学,让学生在“共情”中产生“共鸣”。这就是学生喜爱的重要原因。
名牌师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的豪华师资团队,让课程更受学生追捧。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刘西拉是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在“读懂中国”课堂上,他与学生分享自己几十年前入读清华大学时,在圆明园遗址上的一堂新生教育课。“土、木二字叠起来,是‘未来’的‘未’。”聆听他的课,青年学生逐渐明白身为“建筑人”的职业责任和家国责任。
“中国系列”课程不仅让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院士、专家走上讲台,还吸引了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等实际工作者为课程担纲。这组课程在沪上高校推出至今,备受欢迎的“法宝”是“活”。不少教育界专家认为,作为一门规范性课程,它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合理的课程安排、稳定的师资团队,教学方式和过程始终灵活多样、富有个性。也正是因此,“中国系列”课堂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思政课“活起来”,所以“火起来”。
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让“好声音”更响亮
积极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上海高校“中国系列”课程走出校园,走向了中小学,也走进了外企白领办公区、建筑工地、社区街道等基层组织。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说,在全市大中小学各学段开设的“中国系列”课程,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以及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转化为适合各个学段特点的特色课程体系。
而2018年,音频课程《奋斗吧,我和我的国!》借助现代网络媒体快速传播,“中国系列”所承载的好故事、好声音,成为人人都可随时随地学习的“口袋思政”。经过几年探索和积累,“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正陆续以精品在线课程形式服务全国师生。
作者:本报记者 樊丽萍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