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钱去读上万元的补习班,但我买得起这些药,让我无比接近成功”……一名17岁的少年在个人网络主页敲下这些字,话题围绕着“聪明药”,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障碍(俗称多动症)的药物,
吃一颗药就能让你变“聪明”,谁不想呢?“我只在考试前、密集学习时吃,等工作了就不吃了。”有学生信誓旦旦地说。医生并不这么认为,“很多吸毒者回忆初涉毒品时也是这么说的,都认为自己不会上瘾。”
“聪明药”的危害不止上瘾,可暑假里的门诊间,为它而来的人不少。
人生第一片“药”,是家长提供的
“朱医生,小孩子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你给看看。”7月,暑假刚开始,张女士特地请假带13岁的女儿棋棋看病。
出诊医生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朱大倩。“作为神经发育型问题,大部分得了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在小学就会出现好动、分心、走神的症状,都已经到了中学阶段,还说注意力不集中?”朱大倩事后告诉记者,当时看了一眼孩子,内心打了一个问号。
“听说有药可以治疗这种注意力不集中,你可以给我们配吗?”朱大倩明白了张女士的来意——又是冲着“聪明药”来的。
经详细问诊、观察及测试员近一小时的注意力、智力等操作性评估,朱大倩断定孩子并没有出现张女士所说的多动症。“身心都很健康,不需要吃药。”听了医生的话,张女士很失望。“孩子确实有问题,要不把药先开了,吃吃看?”她再次尝试,未果。
这些家长到底怎么了?朱大倩有些生气。近年,每到暑假,朱大倩明显感觉到,到心理科看多动症的孩子也跟着天气一样,“热”了起来。
问题是,多动症在医学上的发病率没有明显提高,这些“多出来的病人”是怎么回事?在家长圈里,一个惊人的现实是:很多孩子第一次服用“聪明药”,正是家长提供的。并且,这些孩子并非“坐不住、站不住”的多动儿,相反他们往往是学业表现不俗的“好学生”。
暑假“囤药”,考试季网售太紧俏
“好学生”还要吃药?这没什么可惊讶的。早在2016年,纪录片《药瘾》就记录了美国“优等生”对“聪明药”的滥用。片子开头,一个医生说,“真好玩,以前我们吃药是为了躲避现实的工作,而现在这些大学生们吃药是为了让自己更融入现实,更努力地去工作……”
该片披露,在美国顶尖高中、大学,服用“聪明药”相当常见,常春藤盟校里,高达20%的学生服用“聪明药”,且屡禁不止。这个习惯甚至带出了校园,当毕业生进入华尔街工作后,为了在金融世界继续保持“出色”,依旧会去找医生开药,“吃了药你就可以熬夜,可以更专注于细节,可以交出更好的工作成果!”
这些年,这股“药瘾”弥漫到国内。试图给孩子“喂药”,张女士不是第一个,“聪明药”在家长圈不是秘密。
朱大倩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她刚开始从事心理科工作时,便有老师提醒她注意:不少家长会将治疗多动症的药当作“聪明药”给孩子吃。只不过,当时只是“偶发”,如今却成了一种“比赛”——你吃,我不吃,我不是吃亏了?
孩子好端端的,为啥要“嗑药”?张女士的理由有一定代表性:暑假里给棋棋报了各种补习班,从早到晚排满了,但由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补课效果不佳,钱白花了,这才打起“聪明药”主意。“我希望她的成绩能更好。”她说得很坚定。
“还有的家长认为‘聪明药’的费用完全可以承担,效果比补课还立竿见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共卫生医师朱有为关注“聪明药”,完全因为在家长在门诊室里对这种药趋之若鹜的表现。
这种“追捧”在考试季尤其明显。“每到考试季、高考季,经常遇到希望来开点药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门诊主任范娟称。
不过,由于“聪明药”实为精神类药物,专业医疗机构对“聪明药”的开具有严格管控。“聪明药”的销售转移到“地下”,在QQ群、百度贴吧等,“聪明药”的非法销售广告不少——称服用后可以提高考试成绩,网络药贩还宣称考试季“货尤其紧俏”。于是,趁着暑假“囤药”,成为家长圈里流传的新战术。
“命运馈赠的礼物”还是“毒药”?
当药物副作用不明显时,很多人都愿意这么做。并且,当来自同行和同学的压力变得更大时,这似乎确是一条捷径……问题是,“吃药”的代价并不小。
这些“聪明药”的实质是中枢兴奋剂,为国家管控严格的“红色处方”精神类药物,主要通过加强大脑多巴胺系统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服用者的注意力,其主要成分有苯丙胺(安非他明)、哌甲酯、托莫西丁等。
“苯丙胺和哌甲酯均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ATS),和我们常听说的冰毒、摇头丸属于同一类物质,对大脑的作用机制相同,因此具有很高的成瘾性。”朱有为称,个体在服用“聪明药”后会明显感到自己头脑活跃、精力旺盛,有些人甚至还有腾云驾雾感或全身电流传导般的快感,但数小时后,当药物在体内代谢完毕后,使用者会出现明显的“沮丧期”,表现为全身乏力、精神压抑,而这种“正性”和“负性”的强烈反差感极易令使用者陷入反复使用的恶性循环,从而对药物产生严重的“精神依赖”,不然就难以进入工作状态。
长期使用这类药物,还会导致服用者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损害,诱发癫痫,甚至出现明显的暴力、伤害、凶杀等犯罪倾向,部分表现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极为相似。
更为讽刺的是,由于“聪明药”的泛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过一个实验:选了一些大学生(无多动症)分成两组,一组吃“聪明药”,一组吃安慰剂。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学习效果上并无明显区别。不过,兴奋剂组倒是毫无例外地认为:“服药增强了自己的认知。”所谓变聪明,是自以为很聪明,即“自作聪明”。
不过,医生坦言,即便如此,铤而走险者依旧存在。国内有媒体曾报道一名高三学生为了高考而滥用“聪明药”,成瘾后,她接触到了“效果更强”的摇头丸,最终被送进戒毒所……这份“命运馈赠的礼物”,标价真不低。
医生分析,服药的学生往往也藏着一个“不愿输的家庭”,在很多家长眼里,嗑药这事就跟报课外辅导班一样,不吃就首先输在了起跑线上了,且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服药的副作用不会轮到自家。
想变好不是罪过,问题是,药瘾少年背后,扭曲的成功心态与焦虑的自我认知,总想着依靠捷径保持优秀、出人头地,甚至没病装病,这何尝不是一种病。
作者:唐闻佳 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