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50年至1955年在钱学森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钱学森人生轨迹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钱学森当年放弃美国优渥的待遇,历尽艰难险阻回国,为祖国航天事业创建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但是,钱学森归国历时五年,其间经历的种种磨难及受到的屈辱令他刻骨铭心。
钱学森的回国历程艰难曲折,可以说是一部鲜活而真实的爱国主义大片。今天,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专家张现民所著《羁绊与归来:钱学森的回国历程》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此前,该书已于2019年1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羁绊与归来》是研究和反映钱学森1950年至1955年回国这段曲折历程,澄清钱学森当年回国过程中的许多盲点、误传甚至被误解的地方。
《羁绊与归来》分“‘惧红’时代的来临”“钱学森惨遭怀疑”“灾难落在了钱学森头上”“特米诺岛上的‘阶下囚’”“无休止的调查、软禁与等待”“带着心灵创伤泛舟科学苦海”“钱学森回国与20世纪50年代中美侨民归国谈判”、“正式回国前的准备”、“从洛杉矶到北京的归国航程”及“新中国党和政府的积极救援”八个部分,讲述了钱学森回国受阻、身心倍受折磨、最后历尽艰辛顺利回国的故事。
1950年到1955年间,钱学森因提出回国而遭到美国政府的拒绝,并导致了长达五年的被捕并遭拘押,以及被限制行动自由,移民归化局还多次举行所谓的听证会,对钱学森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
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多方奔走之下,钱学森被允许交保释放。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将被迅速宣布无罪的时候,美国移民局出人意料地判决,将钱学森驱逐出境。移民局给出的理由是:他在上一次入境美国之前是一名共产党员。
根据移民法案的规定,应当驱逐一切可能颠覆美国政权的外国人;但是根据国务院的禁令,技术背景可能为敌国所用的外国人是不能放走的,钱学森无疑就是其中一员。
从1951年9月开始,钱学森不仅再也不能接触任何保密的工作,还被下了禁足令,禁止离开洛杉矶市的边界。他和他的妻子的行动都受到政府特工的严密监控,家里的电话每天都要响上十几回,这是确认两人是否在家的一种方式。
这段时期,他试图把精力重新投入到研究和教学中,他曾连续四个月每月提交一篇论文,解决领域中还未得到正确处理的问题;他也在指导学生这件事情上倾注了更多耐心。然而,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年代,不少教授都选择对钱学森保持距离,再加上有证据坐实加州理工学院存在间谍,钱学森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直到1954年底,政府方面仍未采取任何举动。
1954年到1955年在瑞士举行的中美日内瓦会谈使得钱学森结束了长达四年的“半监狱式”生活,于当年9月17日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回到了故土。
这场会谈被认为实质上是一场外交谈判,美国希望释放所有在中国受到监禁的美国军人和普通公民,中国则要求美方允许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人员回国。
最初,美方估计释放部分在美华侨可以换取在中国的美国人,因此决定重新对滞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在当时的国务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派给美国代表团的一份电报中,“基于非正式审核的结果,国防部至今只发现有一个人不能被允许离开美国,这就是钱学森。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导弹专家,也是你们提交的名单上的第一个人。”这一结果,中方显然无法接受,因此这一阶段的谈判无疾而终。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身上。中方曾经表示愿意给想前往中国大陆探视亲属的美国人发放签证,但美国政府则禁止家属去探望在华美侨,这种做法引起了部分民众的不满。再加上第一批美军战俘获释,使得美国民众更加关注其余在华美侨的命运。日益加剧的国内政治压力促使艾森豪威尔最终作出了放钱学森离开的决定。
就在这五年中,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尤其是国防科技领域几乎一片空白,而我国外交和国际环境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僵局。那时,我国的科研人员连真正的火箭、导弹都没见过,遑论搞国防军工建设。在这种情况下,钱学森的归国无疑像“久旱逢甘霖”,对我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是,在钱学森归国的途中,仍然出现了波折,钱学森的行李是如何被查扣的?钱学森为何沦为“阶下囚”?钱学森写给陈叔通的一封信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辗转到中央领导手中的?我国政府又是怎样为钱学森等留学人员的返回祖国做出最大努力的?美国政府最后为何决定释放钱学森?
这些历史细节由于年代久远,见证者和知情人多已不在人世,再加上历史档案的封闭性,因而鲜为人知。
《羁绊与归来》分“‘惧红’时代的来临”“钱学森惨遭怀疑”“灾难落在了钱学森头上”“特米诺岛上的‘阶下囚’”“无休止的调查、软禁与等待”“带着心灵创伤泛舟科学苦海”“钱学森回国与20世纪50年代中美侨民归国谈判”、“正式回国前的准备”、“从洛杉矶到北京的归国航程”及“新中国党和政府的积极救援”八个部分,讲述了钱学森回国受阻、身心倍受折磨、最后历尽艰辛顺利回国的故事。,消除了民间的一些误传或不实,同时弥补了研究钱学森这段人生历史上的许多空白。
许多老一辈航天人都非常感慨地说,如果没有钱学森,中国导弹、火箭和卫星研制进程至少将推迟二十年。可以说,没有包括钱学森在内的一批留学生的回国中国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提高综合科技实力和战略影响力,并改善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比美国更需要我”,这是钱学森当年回国时的肺腑之言。
而在钱学森回国事迹的感召下,一大批有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海外留学人员也纷纷选择了回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智慧和才华。
如1956年回国的吴锡九,在其著作《回归》中说:“我们在1956年追随着钱学森归国。钱学森的回归行动对我们不仅具有爱国激励作用,而且又多了一层兄长式的表率作用。”
回国后的钱学森更是肩负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嘱托,毅然担当起发展国防军工事业的重任,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国防建设中,很快便撰写完成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这一纲领性文件。在他的率领下,一批老航天人通过顽强奋斗,仅用五年时间就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枚东风1059地地导弹。
而在1966年10月 27日,我国“两弹结合”试验成功,更是一个了不起的重磅杀手锏武器,有力地粉碎了西方世界的核讹诈,让他们真正感到中国的不可小觑。而第二天《纽约时报》刊文说:“这是冷战历史的一个讽刺,一个由美国培养、教育、鼓励、尊重、支付酬金和信任了15年的人,回国后帮助中国共产党用导弹把一颗原子弹送上了天空。”1980年5月18日,中国在南太平洋成功发射第一枚洲际导弹。其后的《洛杉矶时报》以《美国培养的火箭专家》为题,再一次聚焦钱学森。
著者张现民作为钱学森研究专家,他从2009年就开始搜集大量这方面的资料。在各方面收集国内外档案文献及口述访谈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梳理、考证与研究,勾画出钱学森回国的全过程。2014年6月,该课题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获准立项。
随后,经过六年多的资料搜集梳理、研究写作,终于完成初稿。
接着他又对书稿进行了近一年的修改和打磨,矢志用真实、准确、生动、鲜明的笔触记录历史,锤炼一部全面反映钱学森回国历程的精品。《羁绊与归来》既有丰富的史料,又有强烈的画面感,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扣人心弦的身临其境,是一部难得的兼具学术性、教育性和可读性的著作。可以说,该书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部生动教材。
作者:姜澎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