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少人都通过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可能大部分人根本分不清楚,自己接受到的信息究竟是记者写的,还是机器写的。因为,一些商业客户端目前的AI(人工智能)写作已经达到了日产2000多条。”昨天,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的“转型与创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共同体构建”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分享的这则案例,是当下从事新闻传播教育的学者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记者的工作领地正被蚕食
在昨天的发言中,唐绪军专门和从事新闻传播的学界专家分享了机器人写稿的“高产”。目前,该机器人每天撰写发布的财经和科技新闻超过2000篇,体育报道500篇。
“或许很多人认为,机器人只能写比赛结果、温度变化这类简单的信息,但根据我们最新调研,机器在写作方面的智能进展很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透露,现在的智能机器人不仅能写,还能“读”懂文章的意思。
“传统记者的工作领地正在被不断蚕食。”按照唐绪军的看法,抢记者“饭碗”的力量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是“机构媒体”,如今不少原本由记者来发布的消息,现在由一些机构直接在“两微一端”发布,而新闻媒体的工作从刊发变成了转载;另一支力量就是AI写稿机器人。
正面信息“跑”得更远
不过,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和趋势,并不能得出记者将失去饭碗的结论。唐绪军介绍,新媒体时代,一种立足公共生活的全新新闻理念及新闻实践已露出端倪,他将其称为“建设性新闻”。
事实上,哪怕不懂新闻传播规律,凭借“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生活常识,大多数人都认为,负面新闻更容易传播并受到关注。
但最新的学界研究发现,信息传播渠道变化正在倒逼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社交媒体上,人们更愿意分享的是那些积极健康、催人奋进、打动人心、感受亲情的信息。简言之,正面信息比负面信息传播得更远;积极的新闻比消极的新闻更受青睐。
“人们希望让自己看起来更优秀,而在线分享正面新闻有助于此项愿望的达成。”唐绪军说,这就是“建设性新闻”内含的两个特点:一是内容积极,以正面报道为主;二是参与感,记者和媒体不再是各种社会问题的旁观者,而将更多介入到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大学应是时代的领跑者
面对新媒体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外新闻传播教育界都在积极应对、寻找人才培养的破题之道。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正在面临一些全新的形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坦言,中国传媒生态巨变和技术迭代走在国际前列,与此相应的教育和学术研究还没有完全跟上。“与技术和业态的快进相比,现有的教育和学科格局制约了新闻传播教育和知识创新。”
培养新时代的全媒体人才,教育机构首先要定位准确。米博华说,大学应该是时代的领跑者,不能被各种“泡沫”卷着走、推着走、追着走。在他看来,越是在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越需要强调“人本化”,要反思媒介技术“失速”发展带来的技术对人的反制,要安顿技术革命中的人文价值。“我们应该主动做好信息垃圾的辨识、分类和清理工作,拒绝随波逐流,努力成为清醒的教育者和思想者。”
而另一方面,提升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硬核”能力,已被很多大学提上议事日程。陈昌凤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补上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数据素养不足这块“短板”。“从一些调研情况看,学生个人的搜索信息能力尚可,但普遍缺乏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纵然,成为卓越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需要在写作、思维、拍摄等多个方面进行能力提升,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未来数据素养的影响未来将超过任何一项单一技能。因此,大学应该主动肩负起提升学生数据素养的责任和意识。
作者:樊丽萍
编辑:樊丽萍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