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许会怀疑是否可能真的存在完全没有“偶像”的文化。犹太教有自己的符号,例如可以插七支蜡烛的多连灯大烛台。在伊斯兰世界,任何清真寺里都看得到的蔓藤图饰和复杂的文字图形也具有象征意义。然而,从历史上看,伊斯兰教、犹太教对偶像崇拜的反对其实是一种强调差别的方式。
偶像崇拜是其他信仰的标志,那么反对偶像崇拜就是明确区分自己信仰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定义的模式。
要概括针对偶像的敌意从何而来,我们必须尝试了解其对立面。实践偶像崇拜的人在想什么?
1
“偶像崇拜”衍生自古希腊语“eidololatria”。“Eidola”指的是所有希腊神庙里的神像,“latria”意思是与之相关的东西。基督教布道者保罗在公元1世纪中叶来到了雅典,他看到的是“到处都是神像”(《使徒行传》17:16)。任何步入希腊神庙的人都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在雅典和其他古希腊城市的圣殿里有许多神像其实属于“奉献供品”,也就是献给神的礼物。奉献供品的形式多种多样,钱、食物、衣服等等都可以,而雕像可能代表了神,也可能代表了奉献者本身。
不管怎样,人与神之间的交易可是颇为繁忙。
塞浦路斯基申的一座阿斯塔蒂女神圣殿保存的铭文为我们描述了大约公元前800年一位特殊朝圣者的事迹:他剃了头发,把剪下来的卷发装在罐子里献给女神,同时献上了一只绵羊和一只羊羔,还以家人的名义献上了另一只羊羔。
按照希腊的祭祀习俗,牺牲在祭祀仪式上被宰杀后,内脏和骨头献给神,而献上祭品的人可以参加祭祀后的筵席。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位朝圣者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不但为卫城的神庙献上了一头小牛,而且献上了自己扛着小牛献祭的雕像。把小牛当作祭品已经诚意十足了,不过以石头雕像的形式把“奉献”固定下来,那么诚意更是要翻上很多倍了——既可以让后代缅怀,也能换得神的长久庇佑。
扛着小牛的奉献者石像,雅典,约公元前570-60 年
像雅典“扛小牛的人”这样的等身大理石雕像需要一名雕塑家工作一年。实际上这项工作无疑会分给数个技巧精湛的工匠,可想而知委托人做出了怎样的“投资”。希腊大部分朝圣者负担得起的是大批量生产的陶俑或者小青铜像,它们一样也可以表达虔诚之意。
2
人们为什么不吝花费?我们应该记得在希腊人或者古代的其他人看来,奉献是一种双边交易。奉献供品要么是为了感谢愿望得以实现,要么是希望愿望可以达成。祈求旅行平安、成功受孕或者身体康复等等愿望都有交易“价格”。奉献就能得到回报;奉献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
古希腊语有一个表示雕像的词“agalma”,意思就是“让神高兴的东西”。有一位希腊哲学家是这么说的,“希腊人找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神,不论是原材料还是人体形态的表现或者精湛的技艺。”
大理石是比粘土、木头和石灰岩更好的材料。青铜比大理石更好,但最能表达敬意的应该还是琥珀、乌木、象牙和黄金。在希腊最受欢迎的雕像被称为“克莱斯勒范廷”,意思是使用了大量的黄金和象牙。甚至在艺术家利用这些材料精心完成“供品”之前,许愿人就已经在神那里积攒了足够的诚意了。
其他文明也存在着这种人与神的关系。例如在哥伦布到达之前的美洲,玛雅的玉米神往往都是用玉石雕琢而成的,或者用玉石装饰的。人们把玉石磨成代表玉米粒的小珠以祈祷丰收。玉石本身就很珍稀,是诚意十足的供品。然而,可能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希腊的雕像相比——强壮、性感、大胆的人格化充实了希腊人对神的想象。
3
希腊人把“人格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众神不但拥有凡人的体形和样貌,而且还具有凡人的种种缺点。在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里,甚至宙斯及其奥林匹亚众神等等希腊“上天”的最顶级神灵也都像人一样淫荡好色、反复无常、诡秘狡诈。他们不受人形的约束,变化多端,但通常会以人形在凡间显现,有时甚至会让凡人感到迷惑。
例如,古希腊诗歌集《荷马颂歌》提到爱神阿佛洛狄忒来到世间勾引牧羊人。在交媾的极乐渐渐平息之后,阿佛洛狄忒突然变大身躯,从屋顶升上了天。
掌管光明和音乐的阿波罗在一群水手面前“以人形显现,健壮而又灵活,正值青春年少,长发披肩”,这样的形象让水手们困惑不已,因为他们不知道面前的是一位神,还是一名非常俊美、健壮的少年。
根据希腊人的信仰,神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因此人们都认为神像代表了它们所代表的神,安放神像的内殿就是神的住所。在神庙的大门打开之时,膜拜者有机会一窥神圣内殿的究竟:他们看到的是能够体察世间民情的神像。
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大量证言描述这些雕像能够移动、流汗、叹息和哭泣;还有几个故事说膜拜者感觉到了神的存在,从而做出了一些举动,他们不但对着神像说话,而且表达爱慕之意。
有些希腊思想家表达了反对意见。“人们对着砖墙祈祷也是一样的,”公元前6世纪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冷酷地评论道。另外一位叫作色诺芬尼的批评家认为“对神表示崇敬是好事”,但赋予神以凡人的装束、嗓音和形态就不对了。色诺芬尼希望人们至少能够认识到人格化习俗的盲目。“如果马、牛、狮子有手,”他说道,“有能力画画,像人一样创作艺术,那么马画出来、雕出来的神就是马的样子,牛的神是牛的样子,诸如此类。”
比如说,埃塞俄比亚人的神具有埃塞俄比亚人的特征,色雷斯人的神具有色雷斯人的样貌。色诺芬尼暗示的是,从逻辑上说,这些本地化或者“种族化”的神怎么会拥有普遍的绝对力量呢?
4
希腊人的人格化信仰模式深刻地影响了希腊人的集体身份认同。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提到了波斯人的信仰习俗,他强调的是波斯人不为他们的神制作雕像、建造祭坛或者神庙,而是在山顶上献祭,祭拜上天、太阳、月亮、土、火、水、风。(希罗多德自己并不知道他形容的是拜火教,拜火教的祭司被称为“麻葛”,也就是“哲人、贤人,知晓神的奥秘的人”,他们负责主持的仪式不涉及偶像崇拜。)
因为希罗多德的读者只了解把神人格化的理念和实践,所以他觉得自己有义务详细描述另外一种膜拜模式:神的形象也可以基于动物。他提到了埃及人的信仰,我们几乎想象得到当时希腊人满脸不信的样子:家里的猫和狗居然在埃及被当作神,而且在埃及人看来比自己的房子还宝贵。
希罗多德公开承认埃及人膜拜的神早于希腊众神,并且影响了希腊的神话体系。因此,很久之前雅典娜在埃及人眼里是一位黑皮肤的女神,后来希腊人才用象牙表现雅典娜女神的白皙肤色。
埃及人认为神具有动物的特征,从而创造出一种非常与众不同的信仰习俗。埃及底比斯的主神阿蒙的神通和神性等级相当于希腊的宙斯,但形象很不一样,阿蒙的样子是一只公羊,或者头是公羊的头。
埃及人为什么把神与动物关联的最初动机并不十分清楚,不过有一些情况是有充分理由的,例如阿努比斯神具有胡狼的特征,因为他是掌管尸体和墓地的神,而胡狼对这两者都颇有兴趣。无论如何,关于这些动物化的形象有各种各样神话解释,其中显然蕴含着信仰或者迷信的意味。
有一个例子足以说明上述情形。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塔沃里特女神不那么显赫,却令人记忆深刻:她的样子是怀孕的河马。根据希罗多德的观察,河马在尼罗河沿岸的某些地区被当作具有神性的动物。塔沃里特以站姿出现,她拥有狮子的腿、鳄鱼的背脊和尾巴;胳膊跟人很像,但有着狮子的爪子。她的长发梳在一起,胸部下垂。嘴有些像河马的嘴,一直张着,露出许多楔子似的牙齿。因此她的形象既令人胆怯又流露出母亲般的慈爱。
埃及河马女神塔沃里特的小雕像
塔沃里特应该就是这样的,因为她是保护神:主要保护生产的妇女,也保护婚姻和睡眠;孩子们平日里都戴着做成她样子的护身符,以免遇到蛇和鳄鱼。
本文摘自《艺术创世记》
编辑:陈瑜
来源:公众号“哲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