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会选择当医生。”
“(非典时)如果我传染了,我死了,那是死得其所。”
“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今天要谈传承什么,我想就是‘一切为了病人’。”
这是一群医院里的先生,与后辈分享“医路人生”。说先生不论性别,而是尊称——他们,足以配得起。
今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终身荣誉教授”授予会,汤钊猷、陈灏珠、杨秉辉、王玉琦、诸骏仁、吴肇汉、周康荣、王吉耀、郑俭璧9位专家教授获得这一中山医院最高荣誉。
中山医院这项荣誉的评选始于1994年。今天,部分首批获得者与今年的获得者共聚一堂。他们中有94岁高龄的院士,也有新中国医学不同学科领域的奠基人、开拓者,很多人整个医生生涯都在中山医院度过,拿出的非凡成就轰动了世界。
看着他们慢慢踱步走上讲台,听他们讲述一生的从医故事,不少人湿了眼眶,这群医院里的先生用一辈子诠释何谓“大医精诚”。
“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的名字在肝癌领域是响当当的。正是他,在国际上最早系统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使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提高一倍,从“不治之症”向“部分可治之症”转化,使无数人重获新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
挑战癌症,对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太难了。“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老先生轻轻地说着,却有重重的分量。他说永生难忘那个在医院上班的夜晚:“5分钟里死了两个病人,我用一个推车,推着两个病人的遗体……”
疾病的残酷激励他寻求“救命”的方法!1968年起,汤钊猷一头扎进肝癌诊治,临床上找不到答案,就去图书馆“啃”新文献,“每天一下班就去,一直看到图书馆关门”,这习惯坚持了整整五年。
汤钊猷的付出终有回报。如今,他的理念与治疗方法不仅改写大量患者的命运,老先生还开心地告诉大家,去年到昆明看望了一个肝癌老病人,活到了103岁,40年前正是汤钊猷给他开的刀。
“医生是需要奉献的,但奉献中也有享受,比如看到病人活到103岁,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享受,这种享受是其他职业很难感受到的。”汤钊猷说。
在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都是推动各自学科发展的佼佼者:
徐智章教授发明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手动接触式B型超声仪;
姜立本教授积极推动和发展现代康复医学;
杨英珍教授创建国内第一个心血管病毒研究室;
诸骏仁教授起草中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推动我国临床研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周康荣教授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证实磁共振特异性造影剂在肝癌分级、分化和生物学特征中的作用;
王吉耀教授率先将“循证医学”的概念引入中国。
为无数病患带去温暖与光
从医,对这批终身荣誉教授来说,很多竟是始于少时的偶然“播种”。
外科教授、世界上活得最长的“无肠女”的主要治疗医生吴肇汉教授说,高三时看了一部电影《李时珍》,看他以身试药非常感动,觉得学医是很高尚的。
▲吴肇汉
中山医院外科教授、曾任中山医院院长的王玉琦说,自小在北京郊区长大,目睹了老百姓就医的困难,他自此立下学医志向,希望给百姓看病。后来,他考上了北京的医科大学(现协和医学院),这一学就是八年。再后来,他当了医生,这一当,就是一生。
从1994年到2018年,24年间中山医院共授予22位专家“终身荣誉教授”这一医院的最高荣誉。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与患为亲,始终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毕生奋斗在临床一线。
今日在场的终身荣誉教授就是其中的典范:
吴肇光教授克服设备简陋、资金缺乏等诸多困难,创造了国内肝癌术后生存期最长的记录;
秦万章教授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率先使用中草药雷公藤,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
王玉琦教授开创了国内首家血管杂交手术室,为推动我国腔内血管外科发展作了开拓性贡献;
吴肇汉教授创造性地采用家庭肠外营养支持方法,使全小肠缺失患者健康生存长达30年;
郑俭璧教授从事护理工作40多年,为无数病患带去温暖与光。
▲郑俭璧
“如果要说今天的中山医院应该把什么精神传承下去,如果用一句话的话,那就是,一切为了病人。”曾任中山医院院长的杨秉辉教授说,心系民众,这条始于颜福庆先生创立中山医院之初,走到今日也不应动摇。
读好前辈“人生大书”,建功新时代
历经岁月洗礼,这一代代名医大家早已获奖无数,他们最在意的、最牵挂的还有什么?是学生,是后辈。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是中国第一个提出“心肌梗死”医学名词的医生,他完成了国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首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成功实施世界首次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奎尼丁晕厥。他是中国现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如今94岁高龄的他仍在医生岗位上,坚持查房、教学、指导临床工作,他这一生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多达79位。
对这群先生而言,学生,亦是医学的明天、未来与希望。“勤学获新知,深思萌创意,实干出成果!”陈灏珠如此勉励后学。
▲陈灏珠(左二)和汤钊猷(左三)
“从他们身上体现了什么是中山文化——大气谦和,胸怀宽阔,积极培养后学,一切为了病人,团结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说,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委管医院,中山医院应立足上海,放眼全球,而这,正需要新一代中山人继承前辈的优良品质。
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表示,“终身荣誉教授”的设立绝不是为了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为了将医学前辈的精神特质更好地传承下去,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今日谈“终身荣誉”,意义确实大于形式,对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对即将投身医疗事业的学子们,其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说,这既是一场表彰仪式,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老教授的这本“人生之书”激励鼓舞年轻一代师生医护员工,知悉“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不易,引导他们进一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心中一团火,从未熄灭。这是医者的分量,也是榜样的力量。
》》》2018年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的从医格言
汤钊猷:严谨进取,放眼世界。成功是建立在认真、及时、优质地完成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任务的基础上。
陈灏珠:勤学获新知,深思萌创意,实干出成果。
杨秉辉:此生从医,无怨无悔。
王玉琦:勤于学习,勇于实践。
诸骏仁:中山六十载,接捧老前辈。回顾过往,荆棘中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展望未来,期待中勤勉不息、精益求精。
吴肇汉:成功三要素:奋进,传承和团队精神。
周康荣:从影像中明察秋毫,识别疑难病变,是我一生的追求。有耕耘,也必有收获。
王吉耀: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认定一个目标,认真去做,不管有多少困难,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
郑俭璧:做了一辈子的护理工作,护理事业是平凡和重要的,希望年轻护士们热爱自己的事业,踏踏实实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唐闻佳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