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近3亿,血压控制成为一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今天的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建所60周年学术活动会上,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王继光谈到,“健康中国2030”奋斗目标中提出,在未来15年内人均预期寿命要延长3岁,如果把高血压控制好,将可以使人均寿命至少延长0.5岁。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致残致死性疾病最重要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在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因素中,心血管病居于首位,50%以上的心血管事件与高血压相关。
良好的血压管理,有效控制血压达标,可以大大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率。
而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现状极为严峻,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而控制率仅为13.8%。
如果仅将健康的追求等同于治病,不加强预防,就难以应对严峻的健康国情。
“试想,在15年中要增加3岁,也就是每5年增加1岁,中国高血压人数近3亿,当高血压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平均到整个人口当中时,需要贡献0.5-1岁才能实现国家的人均寿命增长3岁的目标,这是了不起的目标和成就。”王继光补充道,高血压防治一定要做贡献,不仅要从健康生活入手,更要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对疾病挑战最直接、最积极主动的应对。
王继光在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后,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将致力于建设普及性社会血压测量系统,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准确地测量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显著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并且利用移动医疗与智慧医学手段,管理好每一个高血压患者。
“我们有两个抓手,一个‘亭子 ’、一个‘平台’。”王继光介绍,定期测量血压是唯一能发现高血压的方法,针对现在不足一半的高血压知晓率现状,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正着手推进一款连接微信端的“智慧血压亭”自测平台,让居民们在马路上、商场里、车站中等人流量较高的地方,随时随地测量血压。
这个“蓝亭子”的智慧之处在于机器测量完血压后,会把数据上传到监测平台,再进行科学判断,最后在手机上提示个人是否需要就医。
他们还计划打造一个标准化平台,在县、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为百姓提供专业化的高血压防治与管理服务,显著提升高血压的治疗达标率。
该计划已迈出实质性一步,今天,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宣布与浙江省景宁县东坑镇中心卫生院合作建立“高血压管理远程咨询中心”,为提高当地的高血压管理水平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王继光表示,基于这些实践,希望在2030年之前,将我国高血压的知晓治疗率与治疗达标率都从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70%左右,从而将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从目前仍很低的15%左右提高到50%左右,为建设“完全心血管健康”社会奠定基础。
作者:唐闻佳 李东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