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当限制输液号角刚吹响的时候,第一战打的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如:
2015年年底,江苏省发文,从2016年7月1日起,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2016年,浙江省发文,要求三级医院(除儿科和儿童医院)取消 抗菌药物输液。
2017年,海南省发文,12月底前,各相关三级综合医院将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但从去年、今年开始,在各地对大医院限制输液的框架搭建得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限输开始将重点转向基层。
01 限输液从二甲医院延伸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如,广东、山东、广西等地相继发文明确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门诊部,逐步减少门诊静脉输。
02 从限制门诊输液扩大到限制儿科输液
之前,各地限输液的政策都是限制医院门诊,将儿科和儿童医院刨除在外,但近期,限制门诊输液的范围已逐渐扩大到限制儿童输液。
03 限制输液从剂型上限制:能口服尽量不输液。
从去年年底大批修订的注射剂说明书中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部分注射药品在「适应症」项目上增加了,能口服不注射的相关语句。同一通用名药品能口服不肌注被写进说明书。
同时,在剂型上,注射制剂的品种在数量上也会受到限制。
04 限制输液从线下监管,转为线上线下双监管。
建立医院静脉输液的联网体系与大数据监控平台,定期通报监测结果,以此监控全国输液状况,该平台已在湖南地区试点。
05 限输液从抗菌药物转向中药注射剂。
06 限制输液覆盖到中医类诊所,中医类诊所禁止输液。
95%以上的人对输液的危害一无所知!
据了解,全国最早实行门诊不输液的医院位于浙江杭州的邵逸夫医院。该院早在1998年即停止门诊输液,医院也没有输液大厅。
2016年7月1日起,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截止到去年10月份,国内约有21000家医疗机构被要求停止输液!
但这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严重的过度输液现象。
如今,人们已经把静脉输液当成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大病小病都选择输液。
在美国,对两岁以内的孩子原则上不使用抗感冒药,对输液的慎重程度甚至不亚于一台小手术。
而国内各大小医院却在争先恐后的输液,医生让你输液你不敢不输,患者要求输液医生不敢不给开,竟然还形成了“吊瓶森林”。
为什么要少输液?
01 小儿发育未成熟,老人生理性衰老,多数心、肺、肝、脾、肾脏功能、免疫功能欠佳,易于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
02 输液是直接介入到血管,影响到血液、心、肺大小循环,中医说液体为阴水,易于“(寒)饮邪袭肺”,如果是寒凉所致感冒、咳嗽、肺炎、心血管供血不足等,大量输液,易于导致寒饮凌心射肺,咳喘、胸痛加重,甚至出现心衰,故一般不宜大量输液;液体性质属寒,易于伤人阳气,长期累积,伤及小儿肾阳,免疫力低下,易于感冒、鼻炎、过敏;
03 感冒多因感受、触冒风寒等多致,属于寒性者多,本当予以辛温解表,现在医院输液多数给予性质属于“苦寒”的抗菌素、清热解毒药物,不利于肌表本较轻微的寒邪向外透发、透散,更易于闭郁邪气,损伤阳气,甚至停痰成饮,凝结于咽喉、鼻腔,导致小儿慢性咽炎、鼻炎、扁桃体肿大;
04 输液液体属寒,易于伤肺,中医认为肺与胃经络相互联络,伤肺则易于伤胃,所以易于导致小儿恶心、呕吐,胃气虚衰,饮食减少,进一步抵抗力下降;
05 一般轻微的感冒、发热,是机体的正常、应激、免疫反应,对机体是一次锻炼,体温升高、白血球升高,人不舒服,细菌、病毒也不舒服,对体内某些细菌、病毒也是一次打击和杀灭;
别让输液泛滥依旧!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一句名言:“要让食物变成你的药物,不要让药物变成你的食物。”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来源:百度、名医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