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新闻亮眼了:一部分家长找到了望子成龙的“捷径”——吃聪明药,可让孩子成绩迅速提高。这些神秘的“聪明药”已在家长圈里悄然流行了起来,家长们趋之若鹜。
有些家长说,吃了聪明药,孩子上课注意力就会集中,这样就能提升学习能力,让思维变得更加敏捷,考试分数直线上升;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聪明药”的费用可以承担,而且效果比补课还立竿见影。
可是,今天专家要告诉大家,这些“聪明药”的实质是一些中枢兴奋剂,是国家管控十分严格的“红色处方”精神类药物。
目前,临床上有两类常见的认知改善药物,一类是记忆改善药,主要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另一类为注意力改善药,主要为精神激活药,也就是现在非常“著名”的“聪明药”的主要成分。
这些“聪明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主要通过加强大脑多巴胺系统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服用者的注意力,其主要成分有苯丙胺(安非他明)、哌甲酯(MPH)以及托莫西丁等,这些药物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脑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五羟色胺(5-TH)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水平,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以及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苯丙胺和哌甲酯均属于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ATS),和我们常常听说的毒品中的冰毒(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和摇头丸(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属于同一类物质,对大脑的作用机制相同,因此也具有很高的成瘾性。
目前,苯丙胺和哌甲酯作为一类精神类药物均被列入了国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药品的处方和临床应用都要受到严格的卫生和公安等部门的监管。特别是苯丙胺,已经属于毒品的范畴,非医嘱使用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一旦被公安机关发现,将面临至少三年的社区戒毒或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
个体在服用苯丙胺为主要成分的“聪明药”后会明显感自己头脑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精力旺盛和能力增强,有些人甚至还有腾云驾雾感或全身电流传导般的快感。
但是,数小时后,当药物在体内代谢完毕后,使用者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苯丙胺沮丧期,常见表现有全身乏力、精神压抑、倦怠和沮丧。而这种“正性”和“负性”的强烈反差感,极易导致使用者陷入反复使用的恶性循环,从而对药物产生严重的“精神依赖”。
哌甲酯为主要成分的中枢兴奋剂目前主要有短效型制剂(利他林)以及长效控释制剂(专注达)类型。服用后,个体同样会现出持续性的注意增强等表现,短效剂型一般持续3-4小时,长效剂型则可持续8-12小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食欲下降、恶心、腹痛、入睡困难、情绪不稳,烦躁易怒、心率增快以及血压增高等。
且一旦不能保证营养摄入,还有可能会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对于心脏功能不全的人来说,还会增加猝死的风险。
长期使用这类药物,特别是以苯丙胺为主要成分的“聪明药”,在引发患者产生明显的药物依赖的同时,还会导致服用者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明显的暴力、伤害、凶杀等犯罪倾向。
更为重要的是,临床上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ADHD时,要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在治疗前常常还需要监测ADHD患者的脑电图,并接受每半年一次的疗效评估,因为这些中枢兴奋剂的使用还可能导致抽动加重甚至会诱发癫痫发作。
还有研究认为,这些中枢兴奋剂可能会造成发育迟缓。健康人长期滥用这些“聪明药”,还有可能导致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损害,并有引发个体出现中毒性的精神障碍,其表现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极为相似!这些副作用都是不能忽视的。
“聪明药”还有另外一种成分,即托莫西丁,属于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常用为盐酸托莫西丁(择思达),也是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的ADHD。虽然不属于ATS类中枢兴奋剂,但是其滥用所致的副作用包括腹痛、头痛、易激惹、心境不稳、头晕、嗜睡或疲倦、食欲下降等。
对肝脏功能不全的人来说,更需要谨慎,国外曾有患者在服用托莫西丁后引起肝脏损害的报道。
这就是“聪明药”的本质。是不是很令人吃惊?作为医疗机构管控非常严格的“红色处方”药,正规医院尚需明确诊断后才能处方,但依然网络上却可以交易。甚至有些家长明知这药物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还是一味求高分,铤而走险“吃药”。
这些药品或许可以提高服用者的注意力,但对于个体的创造力、记忆力的改善并不显著,所带来的副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滥用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对身体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作者:朱有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共卫生医师、医学博士)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