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而2020年的这个除夕对每一位瑞金医院手术室的护士来说也同样令人动容。
面对护理部对发热门急诊护士的储备动员,面对2个月不能回家的要求,大手术室群中在短短3小时内就有110名护士踊跃报名。
没有其它华丽的辞藻,没有推脱的借口,没有“上有老,下有小”的顾虑,有的只是一句简单却坚定的三个字——“我可以!”
正如一名护士朋友圈中所言:“这个民族之所以强大,就在于总有人在苦难发生时一往无前,总有人把别人看得比自己还重!”
两个月不能回家,四分钟的沉默后……
瑞金医院陈沅护士说,自从这场“战役”打响以来,对每位医护人员来说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就像这个国家一样,我们都在经历一场“保卫战”,而我们正是这场保卫战中一股坚实的力量。
“扶危渡厄,医者担当”,正值这个团圆佳节来临之际,就在武汉宣布封城的消息宣布之后,一支以重症和呼吸科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选择了逆行,在小年夜向武汉出征。
“同是医护人员,我们能体会彼此的艰辛与不易,能感受彼此的无私与无畏,更能理解彼此的坚定与大爱。”正当陈沅护士与同事们默默为他们祈祷平安归来之际,手术室也接到了集结的号角。
为了应对疫情,护理部向全院动员,征集护士长志愿者、发热门急诊工作人员以及急诊体温测量志愿者。
面对医院的号召,国家的需要,所有人瞬间集结完毕,随时待命:党支部书记龚茹洁护士长作为发热门诊护士长志愿者;带教老师钱文静担任感染科护理部应急备班;轮转护士周祺乐作为体温测量志愿者进行支援。
手术室正是这样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每次面临类似的支援任务,拥有40名共产党员的手术室人总能将个人利益抛诸脑后,汶川地震的一线、援滇医疗队等都有她们义无反顾的身影。
对这群可爱勇敢的护士来说,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除夕的清晨,也许你在酣睡的梦中,也许你在回乡的途中,也许你坚守在临床第一线……但在大手术的微信群里,9:28分的一条信息让这个153人的聊天群打破了原有了平静,出现了这个除夕让手术室的每个人为之点赞的一幕——
“各位老师,护理部需要征询发热门急诊工作2个月的护士储备。两个月不能回家,住院,班次目前是日七夜七,24小时。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现在病房抽调的12位护士已经上岗。目前需要后续储备,谢谢!”
随着督导王维的这条信息,随之而来的是4分钟的寂静。
这短短4分钟里,尽管群里没有人报名,但王维的私信却没有停止过,为了方便统计,她还是要求在微信群中进行报名。紧接着就是这个除夕最让人暖心的一句话“我可以!”
短短三个小时,110名护士报名参加。
她们中有共产党员,也有普通群众;有手术室的业务骨干,也有刚来不久的职场新手;有不惑之年的高年资护士,也有家中婴孩正嗷嗷待哺的年轻妈妈。尽管面临2个月不能回家的规定,每个人难免都心生顾虑:孩子怎么办?爸妈有没有人照顾?他们会不会担心?爱人有没有意见?自己会不会中招?
“至少有那么一瞬间,我就是这么想的。”陈沅护士说得真切:但一个优秀的集体最关键的就是这股凝聚力,就是把那么多人拧成一股绳的力量。这个力量仿佛是一针对抗新型病毒的“疫苗”,瞬间让每个人无惧无畏,就像每天我们在手术台上,不懂疲惫,不觉饥渴,只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
这个春节,他们不回家
疫情如战情,在仁济医院,战斗在一线的急诊科医生纷纷以大局为重,龚好、陆蕴颖医师都二话不说,第一时间将春节的出游计划取消,退订了机票和酒店。陪伴妻子生产的王长生医师决定在孩子生产后第二天就结束假期提前返回急诊岗位。
武汉告急,上海市开始组建医疗队,仁济医院在列。急诊科主治医生张晓彬第一个主动报名请缨,表示科室如有需要,随时可以听从上级调遣。
急诊科基地医生黄克诚表示已接受三年规范化培训,如果科室人力紧张,他愿意时刻待命补空,出一份力,也是报答老师三年来的培养和教导。
“只要我不给你们打电话,我就是安全的”
自1月18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陆家嘴本部院区24小时发热门诊进入“战备状态”以来,感染科主任屈莉红每天近16个小时待在医院,忙得一刻不停。
今天本该是一家团圆的除夕夜,然而早上7点,屈莉红从家里填完疾控报表,又出现在南院移动医院帐篷发热门诊:“现在家人已经不再给我打电话了,我告诉他们,只要我不给你们打电话我就是安全的。我要有事,肯定会告诉你们。”话到这里,她护目镜后的眼睛里仍有泪光。 退了年三十全家回老家过年的行程、退了年初二带12岁的儿子去西安兵马俑“课本游”的车票与酒店,43岁的屈莉红明白,自己遇上的是一场“战争”,作为感染科主任必须冲在第一线。 昨天上午,东方医院早早准备的一年一度团拜会更换为“紧急动员工作会”。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感染科,不算边缘科室也绝对算不上品牌科室。令屈莉红感动的是,全科10名医护人员,无一人提条件,全部退掉返乡车票,与她并肩驻守一线。 再加上医院领导、医务部,全院各科主动请缨支援,曾有呼吸、重症、急诊、感染科工作经验的增援医护,虽然很累,但感觉很温暖。 然而随着呼吸科、急诊内科病人同步增长,相关专业支援医护人员却已满负荷。1月23日,东方南院帐篷移动医院被迅速搭建起来并入应用,配合国际先进的检验车等,全体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队员以及全员兄弟科室及行政科室,共同支援屈莉红的科室,接诊发热病人。 早在2016年初,屈莉红加入东方医院应急医疗队,负责筹备移动医院感染病区并成功通过世卫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国际级应急医疗队。 “虽是临时搭建,但预检、收费、诊室、检验、药房、输液室、隔离留观室等一应俱全,且独立运行,做到‘五不出门’也避免了门诊病房大楼内病人的交叉感染”。本是替代“发热门诊”的权宜之计,却被热心网友们演绎成为上海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秘密武器”,屈莉红及院领导哭笑不得,却也感到来自社会正能量中认可与暖意。 “您放心去工作,家里有我!”
“中山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以服务民族大局、服务民众健康为己任。在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无论是保家卫国抵抗侵略、还是抗洪救灾抗击非典,中山人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顾全大局、勇挑重担。”
这段话摘自中山医院给全院职工的一封倡议书,“保家卫国”,四个字读来,令人感觉字字千钧。
有人坚守,有人逆行而上!
接国家卫生健康委指令,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昨日已被指派奔赴武汉前线。
他立刻取消了澳大利亚家庭之旅,在小年夜义无反顾地动身前往武汉。行前,女儿跟爸爸深深一抱:“爸爸,我们等你回家!”钟鸣曾多次参加各类应急医疗队,当年参与了SARS的危重症抢救工作。
呼吸科在组建赴武汉医疗队中,呼吸与危重症亚专科的同事们纷纷主动请缨,蒋进军医生孩子正生病,但他克服困难,报名参加赴武汉首批医疗队,随时听命出发。
急诊科护士长冯丽的儿子用“小男子汉”的口吻对妈妈说:“您放心去工作,家里有我!”
面对此次疫情,急诊科承担着艰巨繁重的医疗任务,人手紧缺,急诊科全员放弃休假出行,随时做好上前线的准备!其他科室党员和医务人员也主动放弃休假,请缨支援急诊。
“我报名,请让我去!”
1月23日下午,同样根据上级要求,上海市胸科医院在30分钟内快速组建了6位护理人员组成的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随时准备出发!
23日是小年夜,临近下班的16:30,胸科医院接到市卫健委关于组建医疗队援助湖北共抗疫情的通知,需要医院组建6名护理人员分三批支援湖北。
医院高度重视,快速响应,护理部第一时间在全院发出号召。全院护士踊跃主动报名,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有14名护理人员主动请缨,其中护士长占半数以上,也有年轻的护理人员。
17:00,胸科医院的6人医疗队已经完成了集结。
出于专科能力和护理经验考虑,医院最终选派了共6位具有丰富危重症护理经验、高年资护理人员,她们是手术系统科护士长王玉吟,胸外专业10病区副护士长冯亮,重症监护室副护士长陶夏、徐琛,以及重症监护室带教护师李晓将,导管室带教护师张俊杰。
其中,李晓将和张俊杰还是医院男护士中的骨干。他们们将作为上海市医疗队的一份子,做好随时出发前往湖北武汉支援的准备。
“我报名,请让我去!”这时护理部接到报名回复时,出现频次最多的话语,果断而坚决。
这份毫不犹豫,体现出胸科医院普通医务人员的精气神:使命在心,勇敢逆行!
上海首批医务人员已连夜抵达湖北, 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 。
1月23日上海市卫健委发文,决定组派医疗队赴湖北援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工作。从全市市级医院、部分区属医院和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的专科医院中,组建3批医疗队,共405人。
与此同时,上海25万名医务人员在沪坚守岗位。
疫情在前,我挡在你的前面,
在人民需要他们的战场,他们也有畏惧,他们也是血肉之躯,
但他们明白,肩上的担当——我们不能退。
作者:唐闻佳
编辑:樊丽萍 姜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