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我不能往后退!”1月23日晚7点多,接到记者的电话,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陈军的声音丝毫没有疲惫。难以想象,他已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当日凌晨4点才睡下,两小时后,又起床继续工作——因为要处理一些病人的突发情况。
病人有需要,第一时间抵达病人身边,这是陈军与同事们这几日的作息常态。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后,公卫中心被作为定点收治医院之一,第一时间,一支由240多位医护人员组成的应急梯队组建,陈军是其中之一。
1月20日晚,“80后”陈军忙完手头工作——治疗一例艾滋病免疫缺陷患者后,就自动请愿加入防疫一线,算起来,21日是他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第一日”。
截至记者今天晚间发稿时,这里共收治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陈军的主要任务就是与全上海市以及医院内的专家通过与患者远程连线交流,为其实时调整制定治疗方案。
正逢春节假期来临,踏上防疫一线,根据隔离潜伏期计算,意味着陈军铁定不能与家人在春节里团圆了,“遥望”家的方向也许是对家人最好的守护。至于去干什么?陈军只和家人提了一句,“春节很忙,估计不能回家过年了。”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他没有提,“我想他们知道我的职业,应该多少猜到。”
说得轻描淡写,事实上,就在两个月前,陈军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个孩子,浙江丽水的家人其实早早盼着他回家团圆。
“我并不觉得自己牺牲了多少。”陈军告诉记者,与真正和病人接触的医护人员相比,自己已经轻松很多了。
他给记者举例,比如穿防护服这件事,随时要进入一线的应急梯队,先要做好手卫生,而后戴一次性帽子,戴N95口罩,穿隔离服,戴手套;对有创操作的病人,还会戴上增加通气的装备……有时,一整天的工作下来,汗水能浸湿整套衣服,医护人员的手也因为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而变得发皱、发白。
他说,这双手看起来很粗糙,但却又无比温暖,这是救命的一双手。
“目前,公卫中心在一线为患者采集生命体征的医护人员有30多名,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医护人员近10名。”陈军说,虽然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面对大考,但公卫中心每年都会组织针对疫情的演练,埃博拉、中东呼吸症,考虑是传染病患者,从患者入院、接诊、隔离、治疗、出院,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就为“实战”做着准备。
此外,一些背后的英雄虽然没有被抽派到应急队伍里,维持着整座机构里的正常工作,救治着普通的病人,但由于大部分人手都被调派至一线防疫,他们的任务,自然也加重了很多。医护人员的数量,将根据患者数量改变而随时变动。
由于面对的是陌生疾病,加之与家人分开,很多患者在被隔离治疗后会产生一些恐慌与焦虑的情绪。陈军理解这份心态,而他的做法是:不将其当作特殊病人看待,坚持每天多次通过视频查房与患者交流时,除了告知疾病情况和可能的愈后情况,他还常常鼓励他们,“你今天非常棒,做得很好!”“加油,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
“大部分患者可以在病房内自己活动,多走动走动,也能让他们有一个愉快的心情。”陈军说,就当作是一种普通疾病,大家一起攻克难关。如果区别看待他们,反而会加重没必要的紧张情绪。
在这名医生看来,相比可能“添乱”的负面情绪,更需要的是积极配合的好心态,需要科学、冷静的应对。
记者注意到,在公卫中心防疫一线,这里的工作节奏没有太多规律。“病人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有病情变化,我们就什么时候工作。”陈军说,目前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不知还会持续多久,因此他也有些话想对同样奋战在这场疫战一线的同行说,见缝插针能休息就休息,保证自己的身体状态,才能服务更多患者,战胜这次疫情。
陈军预计,今天又是一个不眠夜。确实,截至记者今晚11时成稿之际,还有一个始终未完成的采访。一位原本预约19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救治护士长的对话,在预约采访时间的前五分钟被“取消”,抱歉的护士长给记者敲下一段话:不好意思,要去治疗病人了,我要进去了……
今天是小年夜,是很多人举家团圆的日子,而有人放弃了自己的团圆,是为了换来更多家庭的团圆。
作者:唐闻佳 李晨琰
编辑:樊丽萍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