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前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当前社会中的确有很多人,总是感到生活中充斥着无奈、彷徨和不安,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期,他们的焦虑感更为强烈。
最近,相信每个人都在面临考验: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时候,你的身体和心理还好吗?很多网友提到,一边看着新闻,一边就心里紧张,总觉得自己在重大疫情中难以幸免,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嗓子难受要咳嗽。这是典型的焦虑体验。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焦虑源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无法把控感,当这些感觉太过强烈或持续存在的时候,如果遇到外界的“风吹草动”,就很容易出现焦躁的感受。简单地说:我们的社会环境、日常生活琐碎和各种突发事件都会给我们的内心造成压力和冲突,而当这些压力得不到缓解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表现。心理上的压力越大,生理上的反应就越强烈。反过来,生理上的不适感会加重情绪的紧张,使原本异常的心理状况“雪上加霜”。就这样,心理调控了生理,而生理又影响着心理,形成了千丝万缕的“绊”。
此时,也许有人会质疑,那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焦虑紧张,都会出现身体上的反应呢?其实,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
1、生物遗传因素:
比如有些人天生对压力的察觉很敏锐、容易焦虑,属于焦虑情绪的易感人群,较之其他人群更容易出现心理和生理的问题。
2、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特定的年代及其文化背景给那个时代的人留下的心理烙印和躯体影响是不同的,这也是心身疾病的一个引发因素。
3、心理因素:
这可以说是内因,主要包括情绪因素和个性特征。长期而严重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愤怒、抑郁、恐慌等会导致生理心理异常状况的发生。不仅如此,研究者发现,容易出现这些状况的人群,有一些性格上的相似之处,比如他们对自身的要求很高,性格上有时比较拘谨,容易受暗示,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等等。
4、生活应激事件: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可能发生重要的应激事件,就是指那些可以造成个人生活风格和行为改变,并要求个体去适应和应对的特殊事件。这些事件包括:离婚、丧失亲人、工作变动、突发灾难等,它们会对我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或创伤,并导致躯体不适。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遭受了持续而严重的空袭,每一次空袭后就会出现大批溃疡病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使得医院病床供不应求。
既然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状况总是在相互作用,息息相关,那么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学习情绪调节和管理,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就十分重要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应保持敏感性。如果察觉到自己长期处于负性情绪的困扰中,并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就应该主动地进行情绪调节。可以借助运动、娱乐、与家人朋友沟通或心理咨询等方式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心身平衡,从而防病于未然。
即便在面临特殊状况的阶段时,也不用慌张。要知道,经过了学习,你已经了解了自己的情绪状况和心理特点。相信大家已经看到有一些小方法帮助自己缓解焦虑,比如:减少信息过载带给自己的恐慌,保持积极思维,全面客观看事物,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适当做一些放松的娱乐活动,建立情感支持的网络等。
在这里有一点必须提醒,如果觉得自己的情绪太过度、身体状况非常严重,并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社会功能时,建议到精神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心理科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采取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结合的措施来帮助你。你可以与医生或治疗师一起探讨触发精神紧张和身体不适的内在心理原因,改变负性认知观念和消极行为,从而更好地面对自身状况。
记住: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从来都是一对紧密相联的灵魂伴侣,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互相影响,共同进退。请倾听他们的需求、用心照顾好这对伴侣,我们的身心才能和谐健康!
作者:乔颖
编辑:储舒婷 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