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凌晨三点多,护士李鐾安顿好病人,走到医院的生活区躺下。她的手机里跳出一条微信——“新年快乐”,紧接着,她又看到了十多条未读的祝福。“哦,过年了。”李鐾在心里轻轻说了一声,然后给先生发了一条报平安的消息,沉沉睡去。
这个春天,名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病,突如其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隔离病房已连续奋战多日。这里是上海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定点医疗机构,是上海战“疫”的最前线。
李鐾是“进驻”应急隔离病房的第一个医护人员。过去的整整七个白天、七个黑夜,与李鐾并肩作战的是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是没日没夜在这里讨论诊治方案的全市医疗专家,是负责调配物资药品保障的后勤人员,当然,还有一群渴望重见阳光的患者。在这个甲类传染病隔离区内,医患面对的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它打响了!
七天,经全力救治,小金的病情迅速好转
拉起警戒线,保安一再提醒记者,“不能再超过线了哦”。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文字到摄影摄像乃至直播记者,大家前呼后拥。“出来了,出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句,照相机开始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一位长发姑娘独自走了出来,医护人员在门外一字排开。米色羽绒服配黑灰格子围巾,戴着粉色口罩的小金,没想到迎接她的是如此隆重的出院仪式。一束浅紫鲜花、一个大红色鼠年生肖玩偶,这是医护人员送给小金的出院礼物。21岁的她,经历七天的封闭隔离治疗,终于在昨天迎来了出院的日子。
“说两句吧,谈谈感受。”面对记者不断递来的话筒,这个女大学生有些招架不住,“不说了,不说了,真就一句话,感谢医务人员。”
昨天,大年初四,小金走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A3应急病房楼。这是上海第四例、也是最新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痊愈出院患者。
小金是上海人,在武汉读大学。今年1月,她回家过年,在家没几天就发烧了,去医院看病,没想到“中招”。去医院那天,接诊医生警惕性很高,让小金拍了CT,完善了一些检查。1月22日,还有两天就是除夕了,小金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专用120救护车送入市公卫中心。
七天,经全力救治,小金的病情迅速好转。痊愈后,她走出来了,“这是一个难忘的春节!”
“患者痊愈,我却被关起来,但真的很开心”
就在几百米外,还有一群人被“关”着,可他们却说,“很开心”。这栋楼叫医学隔离楼,护士长李鐾已入住两天。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隔离病房正式运转后,她是第一个进去的人,这家医院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也是她收的。按照这个抗疫团队目前定下的7天“换防”的作息制度,27日,她结束了第一个七天的治疗任务,走出隔离病房,直接被车送入“医学观察楼”,接受14天单间隔离观察。她要每天自测体温,直到两周后各项身体体征安全无虞,方可走出这个单间。
为何觉得自己开心?“因为一个个患者走出来,痊愈后走出来了!”李鐾对记者说。
80后李鐾是护士骨干,是市公卫中心里的“60人”应急护理班成员。她长期备班,可以随时被调集起来“应战”。
说起此次接收的首例确诊患者,她记忆犹新。“首先,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他们是一对夫妻。”李鐾忘不了那个深夜,她在医院做着应战疫情的准备,突然听闻一声,“有病人来了!”
李鐾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奔下楼,专业负压120救护车的门开了,走下来两个人,跟李鐾穿着类似的防护服,“从头包到脚”。“我有点惊讶,但看着他们包得那么好,我倒放心了。通常普通人见到我们这样全副武装,会有点害怕,当地医院已经给他们‘穿戴’好了,消除了他们第一道心理上的恐慌防线。他们见到我,也觉得蛮正常——大家穿得都一样。”李鐾心想着,就一路护送着这对夫妻进入了隔离病房。
应急隔离病房,就是此次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地方,也是李鐾与十多名护士们与这群患者朝夕相处的地方。这里的节奏很快,每天在督导的检查下,大家花大约20分钟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和口罩,佩戴负压头套,“全副武装”地进入隔离病房。
穿着这样的防护装置如同“蒸桑拿”,不到半小时人就会有憋闷感,体力消耗巨大。“好在我们会互相照应,看彼此有时走路的姿势不对了,赶紧去关心一下:你还好吗?”李鐾说,一个班头4-6个小时,大家进去后要“争分夺秒”地干活,节奏很快:除了抽血、化验、打针、喂药、拍背、吸痰,执行基础护理以及医生的医嘱,开展治疗性操作,还要打扫、消毒病区,做好保洁、搬运。
为了减少暴露风险,除非紧急大抢救,医生们大部分时间不进入隔离病房,而是通过远程视频会诊;同样是为了减少暴露风险,工勤人员也不进入这里。所以,护士们成了真正的“一线战士”。“修空调,通马桶,我们尽可能包办掉,能不进来的人就不进来。”李鐾说,这里是甲类传染病隔离病房,医院执行严格的院内感染控制。
李鐾告诉记者,进入这个病房,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说话”。“我现在要干什么,一会儿要去看谁,过15分钟回来看你……”隔着厚厚的防护服,李鐾坚持这样与患者对话。“有人也会有情绪。其实,别说他们,大多数普通人被关在这里十天半个月,也会有些崩溃,我们就要注意调动病房情绪,把正能量的人调动起来,把力量传递给更多人。”李鐾说,陪伴患者的日子有辛苦,也有感动。有患者说,“如果你是我的女儿,我一定会落泪”;也有患者说,“如果有一天我走出去了,我一定要把你们的故事写下来”……“每每此时,你突然又会觉得自己是充满力量的。”李鐾说。
1月27日,是李鐾“隔离观察”的第一天,也是她接收的那对武汉夫妻出院的日子。“他们走出去了,我被关起来,但我真的很开心。”李鐾说。
没能给儿子过生日的她,为患者精心准备“病榻上的生日”
和李鐾一窗之隔的,是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病房护士长奚春妹。感染科、结核科、ICU、重症肝病科……自2006年由朱泾传染病医院调入这里工作后,奚春妹在很多科室轮转过。甲流、MERS、埃博拉……那些著名的防疫战她也一场都没拉下。
但从1月20日傍晚接到指令,进驻A3楼开始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到1月27日下午“换班”走出大楼,直接进入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刚过去的七天七夜,还是让她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直呼“太难忘了”。
“1月21日是我儿子生日,前一天刚给他定了生日蛋糕,本来说好20日下班了再带他去买点礼物,没想到临下班前接到电话,当天就要收治病人。我们应急备班的成员马上就行动了起来,当晚,A3楼里就收治了4个病人。”奚春妹说。在此之前,A3楼其实长期处于“应急备战”状态。而随后的168个小时,奚春妹再也没有走出过这栋本不太熟悉的应急楼。
A3楼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三部分。病房是污染区,办公区域是半污染区,医护人员的生活区域是清洁区。除了在清洁区不需要穿戴防护用品,进入其他两个区域都需要穿上全套防护装备。这就意味着,医护人员的吃喝拉撒,都要等下班之后到生活区域才能完成,尤其是对这里的护士而言,白天4小时一班,晚上8小时一班,大家工作时几乎都是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的状态。
作为护士长,奚春妹直接走进病房的时间并不多,但这7天里她操心的事,却一点不比病房里面的医生、护士少。早上七点前起床,她首先要统计前一天病房里的物资消耗情况和新一天的物资需求情况,上午九点前报给物资管理部,以完成当天的物资申领。白天,奚春妹的关注焦点更多集中在人身上。病房里有哪些新病人,各自情况怎么样?马上有危重病人要来,为他们准备的单间还有没有?每个护士在病房里的工作侧重点在哪,还需要外围提供哪些配合……事无巨细的各种问题,她都要通过手机一一了解掌握并加以协调解决。
1月24日是大年三十,奚春妹和同事们的年夜饭,是一盒普通的工作餐加一份饺子。也是这晚,有细心的护士从病人信息里发现有人第二天生日。奚春妹和同事决定为这名患者准备一个“病榻上的生日”。
在奚春妹看来,当前收治的病患中,多数并非重症,因此病房内的气氛相对宽松,她们也会想方设法满足病患的合理要求,让他们的心情尽量愉悦。但对参加这场战“疫”的护理人员,奚春妹要求她们每天都要绷紧弦,不得马虎。
那几天奚春妹每天都到凌晨一两点才躺下,但手机还是会在深夜猝不及防地响起,“有的病人夜间要用药,药房就会把药送到楼下的保安室。保安会打电话让我去拿药,然后我再把药送到传递窗,让当班护士通过传递窗取药。”为了让轮转护士尽可能多休息,奚春妹留给保安室的都是她的电话号码。
为了尽可能减少传染的风险,隔离病房没有配备工勤人员。所有清洁打扫、收垃圾、消毒、乃至调整病房搬运家具这些重体力劳动,都只能由这些姑娘们来完成,光是清运垃圾,就要2小时完成一次。奚春妹记得,有天早上夜班护士下班,有个年轻护士脱完防护装备后,是扶着墙慢慢走出来的。“她跟我说,奚老师,今天我实在吃不消了。”但休息了一天后碰到调整病房,她又主动要求在下班后一同帮忙搬运。
他们在这里喜结良缘,又在这里双双上“战场”
围绕这场战役,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无名英雄”在忙碌着。上海市公卫中心后勤保障部工程主管洪加懿,自从应急隔离病房正式运转起来后,就直接住在了医院的宿舍里了,好多天没回家了。
“水、电维修,供氧都需要我们保障着,尤其是负压病房,一旦不稳定就会报警,我们一步都不能离开!”1982年出生的洪加懿在这里已经工作十多年了,与记者交谈之际,他不时翻开手机,一问才知道,他的爱人——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护士张玉萍下午就要跟随第二批上海援鄂医疗队出征了。
“担心吗?”“担心的,但我们都认为应该去,我们都是医务工作者……来不及送了,说好了,每天要彼此报一个平安。”洪加懿说到这些很感慨。他跟爱人是同年,两人都是在2004年加盟全新迁址而建的上海市公卫中心,在这里相识相恋,走到一起。
2003年非典后,上海周密部署、防治有序,无医护人员感染、无社区传播、无群体爆发,自此拉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原点”。2004年,作为上海市的“一号工程”,上海市公卫中心迁址兴建,作为上海防控重大传染病的最前沿“堡垒”。这对小夫妻在这里共同经历了除了非典之外的所有疫情。2019年,考虑家里老人年迈,孩子年幼,妻子张玉萍为照顾家庭,离开了上海市公卫中心,加入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出任老年科、肾内科的护士长。这次疫情来了,拥有丰富抗疫经验的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疫情面前,有人推迟了婚期,有人来不及看亲人“最后一面”,有人取消了几年一次的团圆出游计划,还有许多未见的老面孔“出山”了,医院里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戴着口罩上了“前线”,倾囊相授丰富的抗疫经验……他们说,他们喜爱这座城市,不想让这座城市“生病”。所以,大家都在想办法。
历史会记得这个春天,若干年后,我们可以自豪地告诉后辈,在这场与病魔的拉锯战里,我们没有旁观,我们都在参与。
作者:唐闻佳 王星 图:袁婧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