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发明的“一次性防飞溅隔离巾”样品在一个小时里被赶制出来。
该隔离巾由防护材料和透明材料等组合而成,预设有两对袖套式操作口,既能保证良好的视野,又提供了一定的操作自由度,方便医护人员实施临床治疗,可显著降低手术和操作过程中的感染暴露风险,以满足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在临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比如目前与新冠肺炎的战斗中,可以有效地为医护人员提供额外的安全防护,提高手术和操作的可行性,大大减少院感风险。
前不久,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吴嘉骏在参加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发现在进行有创操作、吸痰、更换呼吸机接头及呼吸回路时,一线医护人员非常需要防喷溅保护,以降低感染风险。
吴嘉骏医生迅速联系到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的同学,组成联合研发团队,很快将设想落定在图纸上。随后,吴医生赶紧联系到医院成果转化办公室,希望这个“防喷溅装置”的想法能尽快转化应用于临床,早日为抗疫一线服务,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学科规划处处长许锋介绍,接到吴嘉骏医生电话和设计草图后,第一时间汇报医院领导,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珮华主任医师、汪照炎主任医师和急诊科徐兵主任医师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专业分析和可行性评估,并进行细节改进,立项“手术防飞溅隔离操作系列装置”创新项目。
许锋还联系到九院援医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呼吸科熊维宁主任医师,听取专业意见和实际需求,熊主任希望医院尽快促成项目投产,并能速将产品发往武汉一线。九院成果转化办公室马上成立应急小组,分别从原型设计、专利布局、专利申请、产品合规、产业对接等方面制定系统推进方案,各项细节同步实施。
20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联系到上海高校技术市场,希望能通过该平台寻求企业对接,尽快投产“手术防飞溅隔离操作系列装置”。21日下午,该系列装置完成四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技术市场迅速形成推文,并于当天将九院抗疫发明的企业对接需求发布出去。
今天一大早,徐兵、许锋赶往位于奉贤的生产企业上海天照实业有限公司,在师傅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当场量体、制版、裁剪、缝制、修改,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这个发明样品。
徐兵主任介绍,在临床医疗救治中,有部分操作会有血液、痰液导致的气溶胶污染,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发生暴露性感染风险,比如气管切开、肺结核患者的胸部手术、呼吸管口换管、吸痰等。即使有帽子、口罩、防护镜等个人安全防护配备,也很难防止气溶胶短时间在局部气流中的传播。在2003年的SARS和本次新冠肺炎的诊治过程中,有很多医护人员的感染就是因为直接面对飞溅液体和气溶胶。该系列装置适用于基层医院或紧急场景、生物安全防护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实施紧急操作。本次新冠疫情的一线救治急需这类防护产品,医院全力支持迅速推进本系列装置产品的成果转化,使其尽快应用到抗击新冠肺炎一线,为救治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加强防护。
作者:徐英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