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会》前不久发表了李荣写的一篇文章《作文本里留下的点滴回忆》,从他保留至今的五六册高中作文簿里的二三十篇作文谈起,谈到了他当年所经历的作文教学情况。读后觉得很有启发,也颇有感慨。不由得联系起几十年来自己作为学生与教师的经历,谈一下我的看法。
这篇文章引导我思考了一个问题——作文究竟是写给谁看的?
作文嘛,当然首先是写给作文老师,也就是语文老师看的。那你为什么要写给他看,他又为什么一定要看呢?作为学生,是为了让老师由此指导自己学会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具备与人交流与沟通时表情达意的能力;作为教师,是为了由此传授相应知识、方法与技巧,通过反复的训练与操作,使学生具备表情达意的能力,以适应踏上社会以后的种种要求,这是教师的职责。
看来,作文这项活动是由师和生共同完成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简言之,也就是为了学生的“为文”。
一个人的“为文”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地培养起来、锻炼出来的。一位好的教师,一个好的语文教研组,乃至一所好的学校,应当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结合语文教材的学习,当然,还要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拟定一个大体明确并适用的作文教学计划。不求马上写出像样的文章,而要比较扎实地掌握有关写作的知识和技能。譬如,表达的五种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与此相关的主要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严格地说,这些文体只是训练用的,但这是基础。报刊上只发表通讯、论文和科学知识专论或小品,那才是社会上实用的体裁),有关写作的基本环节——主题、题材、结构、风格……当然也缺不了文字、语法、逻辑等项目。所有这些,要求应该是统一的,但方式却可以是丰富多变的。可以写片段,可以实地写生,可以确定收文对象,可以缩写、改写……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一般也不至于引起大的争论,形成共性大于个性的局面。
以上谈的是“为文”。但对一个人来说,“文如其人”,每个人的表达都是离不开他的思想、感情、性格和风采、趣味的。“为文”其实包含在“为人”里面。作文教学在教会学生如何写作的同时,不管是否意识到,一定会影响到每个学生当今甚至以后的“为人”。李荣的文章之所以使人感兴趣,是因为他当年做高中生时,已经有了自己的“园地”,写作已经有了自己的“想头”和“笔法”,而他又恰恰遇到了几位“宽厚而又深致”的好老师,以他们的理解力和宽容心认同并鼓励了他,使他滋长了“为文的乐趣”,“视作文为乐事”,从而写出了《喜欢晴雯甚于黛玉》和《雨天谈雨》这样的文章。虽未读到全文,但作者有见解、有情趣,却已是无疑的了,这是很可贵的。当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这样——也会有些老师,或者怕多事,或者避是非,或者不理解,对这些作文不以为然,甚至试图予以扭转。
说到“为人”,尤其是中学生,当然不可能毫无瑕疵,十全十美,但每个人都有个性,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的人格,这是我们始终应该尊重的。但凡学生身上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教师都应肯定与鼓励,并热情关怀,积极引导到对他们成长发展有利的方向上去。而对他们的不足与缺陷,则应严肃指出,并帮助他们克服、改进。李荣的老师在鼓励他的同时,为了“总要过高考关”,特地要他写一篇中规中矩的“应考文章”,看到他能“守正”了,这才放心。是的,这才是真正负责的态度。鼓励学生的自由发展,不是由着他天马行空,更不是助长他目空一切,而是要引导他守住底线,不骄不躁,同时又不受拘束,解放思想,大胆幻想,这样才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成才是要爱护的,是要负责的。
看来,老师阅读与批改学生的作文,实际上分两块。一块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功训练,这方面要严密、扎实,强调格式和规律,并争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使他们愉快地掌握“为文”的本领;另一块则是表情达意的有关内容,这方面是人各有貌的,要珍视各个学生的独立创造与改革求新精神,这就不必设置樊笼,不要多做限制,而要让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这是“为人”的一面。其实,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分开谈只是为了方便。
回想我自己的中学生活,就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一方面,他(她)们在基本功上对我十分严格,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另一方面,在表达形式和方法上,尤其是思想情感的撷取和提炼上,非常宽容和厚道。我曾被允许以文学习作充当作文,老师照样打分;我曾因某些观点和情绪与老师促膝长谈,深受鼓舞。而当我成了语文教师之后,几十年来,也试着向他们学习,把作文当成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的重要渠道,学生们跟我交心的纪念册我几十年还保存着,每每翻及,至今还似乎能触摸到他们的体温,这也是作为教师的一种享受吧。
也有人说,作文归根到底是写给高考试卷阅卷者看的。只有中了他们的意,你才能得到高分,才能进入心仪的大学。为此,有些老师在“审题”指导上煞费苦心,有的老师甚至把作文可能涉及的观点和材料悉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像科举考八股文那样背诵出来……这样做的效果其实都很有限。作文的关键还在于“为文”与“为人”。掌握了“为文”的规律,具有“为人”的心胸和品格,这才会所向无敌。把作文写给语文老师看,目的或许就在于此吧。
“首先”之后,还有“其次”。作文除了让老师看,还应该给谁看?这恐怕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想到的。应该考虑,自己所写的内容,最希望让谁了解和接受,是父母?是同学?是亲人或并不亲、甚至对自己有看法的人?这些对象越明确,你写起来才会有所针对性,才会越有内容。人一生“为人”,总要“为文”的(说话也是“为文”,或者叫“为语”),能从中学时代开始,就逐渐明确并掌握人际交流的目的,对自己的人生绝对是有益的。那就早早学起来吧,尽管只是一种训练,而且是在老师帮助之下,但毕竟是不可少的,这或许就是任何学校都要写作文的道理之一吧。
作者:过传忠
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