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尤其中国市场是默克成长、投资、发展背后的引擎。”在今天举行的一场默克公司交流会上,默克集团中国总裁兼高性能材料业务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安高博 (Allan Gabor)这样表示。
如此自信,背后是默克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实力业绩”:在过去的2018年,默克在中国的销售额达19亿欧元,较上一年增长了超过 18%,销售额仅次于最大的美国市场。更值得一提的是,显示科技事业部与普药和内分泌事业部的中国市场已成为默克在全球的最大市场。
“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牛市中”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被认为是今年两会的一大亮点。中国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安高博告诉文汇记者,默克十分关注这部法律:“事实上,默克进入中国已经有85年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背后一直是中国政府对于外国企业的支持。”在他看来,对于这部法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些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在电子材料方面已经申请了几千项专利,这部法律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会起到很好的帮助。”
安高博介绍,过去几年,在投资方面,默克对于中国的工厂投资了50多亿元人民币,2017年更投资了100亿人民币用于合作和研发。而上海更是默克投资的重镇。资料显示,目前默克在中国有4个工厂以及6个研发中心,而研发中心大都位于上海。2017年,默克在上海建立了生命科学End-to-End生物工艺开发中心,同时,扩大了在上海的颜料应用实验室。去年,默克在上海的OLED显示材料应用实验室开业,“一些本土公司开始拥抱这项技术,并结合现有设备中去,这是我们布局的原因,这一领域未来会有加速发展,中国会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得更快。”
“《外商投资法》对于跨国企业在中国做生意有极大好处,对于与当地合作伙伴有长期紧密合作关系的外商而言,就更是如此了。”在安高博看来,默克集团正在明确其在中国的发展雄心,目标是将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翻一番。而从中短期来看,他非常看好今年中国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发展,“中国市场的大趋势是非常积极的,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牛市中。”
默克上海创新中心将于9月开业
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都会面临本土化的问题。在默克显示科技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李俊隆看来,本土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生产放到中国来;第二阶段是把技术带到中国,在当地落地生根;第三阶段是人才的本土化。
李俊隆认为,默克现在正在做的事是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他举了个OLED发展的例子:“中国在OLED的产能释放上,投入的力度很大,但良品率依然不够高,要把OLED做好,除了速度够快,技术的底子也一定要打得扎实,要让本土人才在技术的深度上做进步。”
“中国的转型需要专业技术知识,为此,默克不惜加码投资,并希望从这些业务投资中获益。” 安高博认为,默克成功的秘诀在于中国战略,重视本地化、当地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这其中既包括建立合作、重新思考公司架构,以优化本土的未来增长,也包括加大地方生产力度,以及更有效地在中国进行人才培养。最后,还要与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大力推动产品、服务和流程的数字化进程。 ”
记者获悉,今年9月,默克在中国的两大创新中心之一——上海创新中心也将开业。安高博在接受文汇记者采访时透露,设立在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侧重两块业务,一是打造一个平台,将技术专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各领域的人才集聚在一起。二是为本地人才和合作伙伴提供创意构思、创新孵化,加速创新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
作者:徐晶卉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