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距今有一亿四千万年历史。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中华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指标性物种。
2008 年,上海建立了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眼下,二期建设提上日程,由上海建工设计总院中标。据介绍,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是继一期建设后,为进一步提升中华鲟、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丰富和完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功能内涵,推动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工程。项目位于崇明区陈家镇瀛东村,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科学研究车间、环境监测与物种保护实验室、生命长江馆及室外各类养护池、生态湿地等设施,将成为专业化水生生物“世界级生态岛”的地标。
设计以“长江”及两岸文化为设计灵感,运用“岛”的概念,围合构成主建筑——科学研究车间,使科普宣传、生态体验与科研、救护与保育的功能在此交汇,打造出兼具“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育平台、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平台、科普与生态体验平台、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管理与综合保障平台”的基地。
二期工程旨在改善保护区软硬条件,实现长江江豚、东亚江豚、海豚等鲸豚类的抢救救护,江豚的蓄养、繁殖、保种等功能,从而扩大人工环境下江豚、中华鲟等饲养规模,加强繁殖保护研究和技术能力提升,为珍稀物种增殖流放、抢救提供完美的场地支持。
长江生态好不好,鱼说了算。2021年请来这里,看中华鲟,看江豚,看充满生机的母亲河。
作者:史博臻
编辑:李静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