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式启动。对于第一批参加主题教育的上海城投集团来说,“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成为了再实际不过的原则。着眼解决实际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进行调查研究,成了必须坚持的学习路径——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承担申城七成以上生活垃圾中转运输和末端处置任务的上海城投,必须积极发挥托底作用,在建设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找准痛点、疏通堵点。
问题:城市里收废品的少了,如何提升垃圾回收率?
对策:社区网络全品类“兜底”回收,实现再生资源本地化闭环管理
垃圾分类,目标直指“减量”,提升垃圾的回收率是最经济、最节能的路径。但是,回收网络和再生资源利用,始终是难点、堵点。哪些方面问题突出,就聚焦哪些方面调研;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就重点在哪个环节调研——上海城投集团党政班子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多次带着问题到一线、访专家,了解垃圾分类和“两网融合”推进实施中遭遇的现实矛盾。
6月15日,全市首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在嘉定区马陆镇揭牌运营,为重构可回收物专项转运系统、落实再生资源回收打下坚实基础。目前,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每天可处置70吨再生资源,主要分拣、打包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中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纺织等。
实行全品类“兜底”回收处理,加强可回收物流向流量管理,推动一批符合环保要求、技术含量高的再生资源利用设施落地,提高可回收物产品附加值,实现再生资源本地化闭环管理——这就是上海城投针对垃圾回收中的现实问题而拿出的措施。
众所周知,要把垃圾充分回收利用,需要一条完整的投放收运处置链,前端的分类投放也要做好。然而,如今的上海,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商贩越来越少,废品或搁置在家中,或直接扔进垃圾桶了事。
再难的题,不破不立。上海城投在小区内着力布设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为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提供主要“货源”。截至6月底,再生资源服务点已覆盖至嘉定区12个街镇558个居民区、签约企事业单位411家,100%完成任务量。目前,回收点仍在不断扩大范围,向其他城区辐射、拓展。
6月24日,徐汇区又建成首个“两网融合”示范点——“梧桐资源空间”,标志着上海城投在中心城区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两网融合”的征程拉开帷幕。它位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核心区域,有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载体及再生产品展示区域,配有人工交投服务和24小时全天候运营服务的智能自助交投机,领跑回收“新时尚”。
问题:如何改变市民对垃圾焚烧厂的刻板印象?
对策:从提高改造既有设施的“颜值”和“能力”入手
城市里的生活垃圾,最终的归宿主要有焚烧、堆肥、填埋。上海土地资源稀缺,垃圾焚烧不仅节约土地,还能提高垃圾的资源利用率,是更适合城市特点的垃圾处理方式。但是,怎样才能改变市民对垃圾焚烧厂的刻板印象?紧盯问题,分析症结,才能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措施。上海城投从提高改造既有设施的“颜值”和“能力”入手,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取得市民的信任。
6月28日,上海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再度“增能”——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正式启用,配置八条750吨/日的机械炉排炉焚烧线,设置三台50兆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日均处理垃圾量可达6000吨。
老港二期大楼外观十分现代化,内部模样也完全颠覆人们对垃圾焚烧厂的想象——没有漫天浓烟、扑鼻臭味、脏乱场景,倒是像进了一家“智慧工厂”。透过室内三楼的玻璃窗,可以看到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指挥调度。
相较一期,二期不仅焚烧量翻倍,烟气排放标准也更安心。烟气排放采用先进组合工艺,排放严格执行欧盟2000标准和要求更苛刻的上海市地方标准。二期开足马力后,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全厂总焚烧处理生活垃圾达到每年300万吨,约占上海市居民年产生垃圾总量的1/3,焚烧发电每年将可达近15亿千瓦时,它以最高的标准、先进的技术、优质的建设、高效的运营呈现在社会面前,为城市环境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更优质的服务,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厂,化身上海新的城市名片。
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都要做实做好做到位。上海城投正是从城市现实问题入手,全力畅通上海生活垃圾从前端收集、中端转运到末端处置的分类循环产业链,着力解决“混装混运混处置”问题,大幅提升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水平,努力在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绿色目标中发挥托底保障作用。
作者:本报记者 史博臻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