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办公楼照片
最近,泰山币火了。究其原因,大家可能头回见过“圆角正方形”的“创意硬币”,还因为国泰民安的美好寓意。但很多人有所不知,泰山币的设计方是来自苏州河畔的百年工厂——上海造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币”)。而今,它又多了一重身份:国家工业遗产。今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位于普陀区光复西路17号的上海造币有限公司位列其中,成为目前上海唯一获评的国家工业遗产。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办公楼及蓄水塔
作为中国三大造币企业之一,上币设计生产的普通纪念币、金银纪念币,在收藏界历来唱主角,并一直承担着人民币流通硬币的生产任务——第四套人民币一元“牡丹”硬币曾“开遍”神州大地,第五套人民币一元“菊花”硬币和2019版第五套人民币硬币也是其主要产品。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财政部部库照片
上币是苏州河两岸为数不多仍在生产运营的企业,明年迎来百岁诞辰。面向未来,这座“造币王国”将阔步转型,逐渐拥抱大众,“去神秘化”。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宣传文化部副主任马义顺透露,上币将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特色,进一步加大货币文化推广力度。目前栖身于办公楼一层的上海造币博物馆,有望从现在的700平方米、三个展厅,扩至整个楼层,展览面积翻倍。并考虑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适度简化参观流程,规划工业旅游线路,使悠久绵长的货币文化浸润更多心灵。
回望过去:一眼看尽三千年
▲万两天平
立身江宁路桥头,抬头可见上币办公楼雄伟样貌——厚实恢宏的造型,庄重暗雅的色彩,在近代建筑里也称得上巨大体量。大楼中间设两层高的古罗马爱奥尼克柱式门廊,上有希腊式山花,窗口有小柱或檐楣等装饰。顶层山墙上,“上海造币”一行金字令人心生安澜。
▲轧机
上海造币的选址极为巧妙——西南面紧邻苏州河,彼时背靠沪宁铁路,周围有大隆机器厂、福新面粉厂,乃民族工业的集聚区。厂房呈回字型,原料进、成品出的整套工艺流程,完全处在封闭状态下,便于管理。
虽然当年的锅炉房和大烟囱已被拆除,但如今仍可寻觅到当年盛况时的缩影。在上海造币博物馆,能见识到重达8吨的保险库门,厚约1米,是厂内原国民政府财政部库房的库门,配有20个门闩,和两套密码门锁。还有一架万两天平,比人还高,彼时称银锭,最大称重量为300公斤,精度可达0.01盎司(约0.3克)。此外,馆里陈列着当年全部由美国进口的造币机器:碾片机、冲床、光边机、压印机等。据上海造币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柴剑光介绍,有些机器通电后还可以继续使用,只是效率跟不上如今时代了。
▲光边机
用“一眼千年”形容馆藏,丝毫不夸张。300余枚钱币的历史跨度达3000年,材质、形状和历史意义不尽相同——最早从货贝算起,依次为春秋时期的货布、刀币,最早使用纪元的开元通宝,宋徽宗亲笔书写的大观通宝,还有被戏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货币”的祺祥重宝,仅存世60天。这里也完整保存了自1933年国民政府时期开始,上币生产的银币、铜币、铝币、镍币和白铜币,甚至金条。
小小一枚钱币,串起一部活生生的年代历史,更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展陈中有一枚秦半两货币,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使用的第一枚中国统一货币。“半两”二字代表重量,相当于现代的7.5克左右。
精耕当下:方寸间刻出万千花样
与百年建筑相伴历久弥新的,除了精美绝伦的硬币,还有点化方寸间的手雕工艺,至今活跃于流通币、纪念币的模具制作“一线舞台”。
手雕是指在平面钢模上雕刻出模具的花纹,源于西方,20世纪初由意大利雕刻师传至中国,民国时期一位叫周志钧的年轻人随其学徒十年,后入职上海造币厂,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如今上币的手雕师已是第五代传人了。
对造币而言,雕琢的大半功夫花在制作模具上,往往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据马义顺讲述,1982年上币开始生产熊猫金币,为了体现熊猫耳朵、眼睛、四肢等处的黑色,工艺人员采用了凹刻法——把肢体部分凹刻成跟底面同样的高度,采用镜面的方法,通过光线的折射表现黑色,在其他的皮毛部分采用喷砂工艺,释放出柔和的皮毛质感,让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跃然于金币之上。
回首千百年,钱币展现的不仅是流通价值,更是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纽带和使者。在联通世界文化的过程中,除了一般意义的钱币,上币还生产了很多衍生品,比如纪念章、奖牌。上币制造了大名鼎鼎的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这是奥运奖牌史上首次采用金、玉镶嵌的概念,坚硬的金属和温润的玉石,在奖牌上相得益彰,体现出东方文化的独特神韵。为把昆仑玉镶嵌其中,工艺人员匠心钻攻半年之久。
诚然,凭借着出色的创造能力,上币还承担了建国币、奥运币、世博币、生肖币、军运会奖牌等的设计生产制造。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重大历史时刻,都有上币专业设计师将之浓缩刻画,定格在方寸金属之间,成为永恒的纪念。
致敬未来: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聚宝盆”
到现在为止,上币办公楼完全没有改变当年的样貌,但周遭却已改天换地,密集的高楼大厦环绕着它。早年因厂而建的江宁路桥,原称“造币厂桥”,彼时常有无缘入内的市民立在桥头,交头接耳,议论着关于这幢神秘建筑的传闻。在特定年代,出于“生产安全”因素,上币一度闭门谢客。
与时俱进的上币主动撕下神秘面纱,一大标志性事件是2005年造币博物馆面世,迈出了公众开放的第一步。马义顺说,近年来他们积极与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参观团体对接,并在“6?14”(计划经济年代代号为国营614厂)纪念日等特定节日,通过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公开报名的方式,欢迎散客参观。博物馆去年一年接待量为2000人,今年目前已逾3000人。
工业遗产对如今城市发展的价值,在于通过合理的活化利用,浓缩文化精华,致敬历史、启迪未来。上币逐步探索厂区遗存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为向公众开放争取便利。
柴剑光介绍,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货币流通机制,在线支付势不可挡,把货币发展演变之路推向“危中有机”的新天地。时不我待,外部世界的变化,也给造币企业带来了转型机遇,促使回归货币文化产业的传播与传承。从孩子抓起,目前上币积极与普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及各大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国民金融教育,随之逐步扩大向公众开放的力度,已呈“明日更胜今朝”。
对老厂房修缮改造,唤醒“沉睡”的资源,是保护利用工业遗产的一个重要举措。马义顺展望,作为长远规划,上币将探索开辟更多开放路径,不断丰富货币文化业态,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的货币文化需求。目前上币人尚需苦练内功,打牢基础,配足人手、完善规章制度、提升软硬件水准,不断把好东西“保下来、亮出来、用起来”,让上币成为苏州河畔的一道靓丽风景,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
通过内联外引,不断做加法,上币还将和自己拥有相似或互补文化基因的机构一道,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开发工业旅游项目等,让这一满载百年辉煌的神秘老厂,继续以“通达天下”的使命不断新生,迈进下一个百年。
作者:史博臻
图: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