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是大城市消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覆盖的时间段在18点到次日6点,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和游客为消费主体,以休闲、旅游、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临港新片区要成为宜居宜业之地,自然也希望点亮“夜经济”。
作为临港地区的资深文化场馆,中国航海博物馆曾推出夜场票,希望用“博物馆奇妙夜”吸引游客,但最终观展者寥寥。人口数量和结构是重要原因——临港主城区人口32万,其中8万是在校大学生。而文化供给有限,也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不过,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徐清泉认为,临港夜经济已经出现了机遇:临港新片区可以预见的现代都市产业优势将为这里的夜间经济提供越来越坚实的产业基础、人气基础、科技基础和国际文化基础,“努力拓展以VR/AR、5G应用、IMAX电影等文化科技夜间消费为主题的新业态,围绕滴水湖的亲水夜景创设水上游船观景、水上移动会馆、湖畔实景演出是方向之一”。
伴随着临港新片区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消费人口的快速增加——根据近日发布的临港新片区主城区空间布局规划方案,至2025年,临港新片区386平方公里范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3500亿元,常住人口将达到100万,年均人口增长10万,新增人口的主要承载区域就在主城区范围。
文化供给也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临港101区域内将形成旅游发展集聚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远期旅游年客流量是600万人次,在建的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室内滑雪项目上海“冰雪之星”远期年旅游客流是320万人次,再加上上海天文馆等一些重大设施的配套,临港年游客量预期可以达到千万人次级别。目前,一条连接16号线临港大道地铁站与“冰雪之星”的水上游览项目已经在筹划中,这一游览路线还有望串联起上海天文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等景点,令临港之夜更加璀璨迷人。
点亮夜间经济,激发消费潜力,需要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更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政府的积极引领和市场参与者的全面配合都至关重要。临港新片区正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夜经济与商业、文旅互融共生。
作者:文汇报驻临港记者祝越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