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妇女联合会、市教育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开展了第十一届上海市巾帼创新奖评选活动。经评审和公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朱美萍等10位同志获上海市巾帼创新奖,同时被授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于清华等10位同志获上海市巾帼创新新秀奖,同时被授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后刘莉等2位同志上海市巾帼创新未来之星,同时被授予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本届22位巾帼创新奖获得者平均年龄42岁,博士学位21人,高级职称19人,中共党员16人,涵盖生物医学、机械工程、建筑设计、信息技术、材料物理、制造业等学科领域,既有在科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创新人才,也有注重科研实践转化、科技创业孵化等实际应用领域的女性领军人才。
据悉,本届评选扩大了评选和发动范围,新增上海市科协作为主办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和相关科技领域专家学者的联系。同时,丰富了候选人推荐方式,采用了组织推荐、专家推荐、社会团体推荐和个人自荐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具有创新工作实绩、突出社会贡献的女性人才。
根据设立巾帼创新奖的初衷,在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参考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评选相关标准,本届评选新设立“上海市巾帼创新未来之星”奖项,将年龄在35周岁以下,在读博士生或在站博士后中的优秀女性纳入评选视野,希望借此能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挖掘出优秀的女性人才。本届评选的总奖项名额新增了7位,由以往的15位获奖者增至22位。本届候选人在以往传统领域基础上,向一线制造业及科技技术岗位倾斜,涌现了一批注重科研实践转化、科技成果产生经济效益的优秀女性。
而候选人整体水平也展现高层次特点,75位候选人呈现出“三高一低”,即学历高、专业水平高、研究成果含金量高与年龄低。博士以上占61.3%,高级职称占80%,有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甚至国际上达到领先、拔尖或是创新水平,75位候选人中45岁以下占到73%。75位候选人呈现出“三高一低”,即学历高、专业水平高、研究成果含金量高与年龄低。博士以上占61.3%,高级职称占80%,有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甚至国际上达到领先、拔尖或是创新水平,75位候选人中45岁以下占到73%。
这些女性彰显了聪慧时尚、自信坚韧、创新进取的上海女性时代精神,在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她们成为在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中不可或缺、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附:第十一届上海市巾帼创新奖获得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
朱美萍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
吴 凡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
李淑慧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肖 晴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师室总工程师助理
姜 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
俞燕蕾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复旦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
郭非凡 中国科学院营养代谢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
耿美玉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
黄 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发中 心主任
蒲华燕 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智能无人艇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第十一届上海市巾帼创新新秀奖获得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清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付 斌 上海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刘慧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针灸免疫研究室主任
陈 敏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
张嘉漪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钮月萍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系副主任
葛天舒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
谢 欢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副院长
储玲玲 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特聘研究员
瞿 燕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科创中心副主任
第十一届上海市巾帼创新未来之星获得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
刘 莉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后
邵洋洋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博士后
作者:占悦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