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纹样》
[英]欧文·琼斯著
侯晓莉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4月版)
庆凤
《中国纹样》是那种第一眼就能夺人眼目,看出它“天生丽质、气度不凡”的书来——书的主体部分,主要是一百幅色彩华美富丽、构图典雅严谨的纹样图案,几乎集中了中国传统纹样发展到成熟晚近年代时的所有精华。每一幅从瓷器上临摹提取下来的纹样,仿佛具有独立的纯粹的艺术品格,它们的美,可以穿梭于各种场合,甚至跨越时空。
《中国纹样》 是英国十九世纪装饰纹样研究者欧文·琼斯的作品。1867年原版于英国,面世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若要了解中国艺术与西方审美的相遇、对西方艺术设计的影响,恐怕这本书是绕不开的典范之作。而来自中国的传统纹样艺术的魅力,也成为诸多西方设计师设计灵感的源泉。威廉·莫里斯、弗兰克·劳魂德·赖特等艺术大师都曾从琼斯的这本书中汲取营养。
琼斯长年从事装饰艺术研究,年轻时曾旅行欧洲、非洲各国,对伊斯兰、印度等不同文明的装饰艺术均有相当的实地考察经验和理论研究。在这本《中国纹样》中,他经常会对某幅纹样作出跨文明的比较与点评。如对一幅在“华丽的青花瓷贮水器顶部的垂饰花纹”的介绍中,琼斯说:“拱形垂饰让人想到阿拉伯、波斯、穆斯林风格,实际上是所有东方艺术通用的形式。对花朵的明暗处理也具有印度特色。”在一幅彩绘瓷罐的纹样图旁,琼斯赞叹说:“意欲如此彻底而均匀地填充空间实属不易,唯有东方的天性才能实现。”
其实琼斯原本对中国装饰艺术是轻视的,然而,在《中国纹样》里,他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逆转:“中国人把自然物的画法发挥到了极致,其色彩和轮廓的柔和大大增强了艺术性。”琼斯的态度之所以发生转变,原因是他从博物馆和一些私人收藏那里看到了一大批中国杰出的瓷器和珐琅器物。他被摄服了,承认之前对中国装饰艺术的评价有多么轻率。他仔细临摹这些华美纹样,称之为“一种鲜
为今世所知的装饰风格”。这批令琼斯大开眼界的中国艺术珍品,经过追根溯源,表明它们来自于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而对它们的来历,琼斯在前言里只含混地提到了一句:“中国新近的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使许多公共建筑或夷为废墟,或横遭洗劫……”由此,也可以引出我们阅读此书的另一个不可忽略的角度,即关注这本书的前世今生,它的研究和出版背后的历史悲剧,一个古老文明的涕泣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