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在故乡》是“微南京”丛书第一种,有趣味,有细节,有欢乐,有忧愤,开卷自有共鸣,我最受启发的是该书的写法。
这是散文体的个人生活史,写作者在南京居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的历史变迁和个人记忆。个人生活史最常见的是回忆录,大多采用“通史”写法,一生经历尽量囊括。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全景呈现,前提是作者经历要足够丰富,否则很易写成没有重点的流水账。因此,为突出重点和独特性,即便是经历、材料足够丰富,老道的作者还是喜欢写“专题史”,以“微”见大,如萧乾的《搬家史》。
公众史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书写者,强调个人在修史上的主体地位。但对于一般公民而言,操作性最强的仍是家族史、个人史,而个人史则更容易把握。近年来,个人史著作逐渐增多,“通史”和“专题史”写法都有,突出的问题是细节不够丰富。今天的读者已不满足于宏观勾勒,更希望看到微观深描,这便引出一个问题:微信时代如何写个人史?
《漂泊在故乡》不是个人“通史”,只是“漂泊在南京”的历史,但又不是“专题史”,因“漂泊”是随机而动,每个“漂泊地”各有故事。回忆“漂泊”,便充满着历史的随机性和命运的无常感,无法做专题归类。作者无意于正面描述随机性和无常感,而是着力描述每个“漂泊地”的细节,用细节把读者带入历史,随着他一起“漂泊”。
《漂泊在故乡》由13个地名也就是13个大细节来结构全书,按居住时间排序,形成生活空间变迁史,从而突出空间对人的影响。作者生活在南京,很自然地把个人生活史和南京城市史关联了起来。今天要了解城市的历史,宏观史志只能提供概貌,并不足以让普通人找到进入历史的通道。这个通道,不是概念,而是具体的食物、街道、商场,有时代划痕的老物件、老票据,这些相对微观的内容,宏观史志不大能照顾到。因此,进入一个城市的历史,必要有个微通道,这个通道有个人,有家庭,有邻居,有社区,有单位,凡在此生活过的人都能找到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这样的历史才和个人的血泪和欢欣有抹不去的牵系。有此牵系,历史就不虚无,反思历史就能有个立足点,才能由微观上达宏观,由个体及于社会。
因此,《漂泊在故乡》为个人史书写提供了新范式。首先,个人史写作不必非走“通史”的老路,即便做“专题史”,也不能局限于宏观勾勒,而应致力于微观深描。其次,对于普通写作者而言,个人史写作不必求全,小体量,微而实,微而有系统就好。
作者:张元卿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薛伟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