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小说话》,黄霖编著,凤凰出版社出版。
我国第一部历代小说话总集出版
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黄霖编著的《历代小说话》(全15册)日前由凤凰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汇辑有关历代小说话的总集。
6月29日,由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与凤凰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历代小说话》及话体文学批评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专家们汇聚一堂,围绕中国小说话的特征、价值及其在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辑录晚明到1926年间的“小说话”378种
小说话,本是一种笔记体、随笔型、漫谈式的小说批评。1902年梁启超发动“小说界革命”后,才有“小说话”的身影。但长期来学界对其不太重视,小说话作品亦散见各处,被视为报刊边角料。将小说话编辑成集的,仅见1926年周瘦鹃等始将种小说话编集为《小说丛谭》,收辑13种。
黄霖教授历经40年,收辑了晚明到1926年间的小说话378种,辑成《历代小说话》,其中包括考辨类、故实类、传记类、绍介类、评析类、理论类、辑录类七类三编内容,所收小说话始于明代万历间刊印的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终于20世纪20年代作品,在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以及小说批评领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开创性意义。
凤凰出版社原社长、总编姜小青对黄霖教授在学术上精益求精的态度印象深刻。他还记得2013年就和黄霖教授签订了出版协议,当时书稿已经非常成熟,但黄霖教授还是不断修改、增补,一直到今年的上半年才印出来,“出版周期推迟了,但学术质量提高了。”
广搜文献,专业必备之作,“功德无量”
《历代小说话》一书作为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小说话资料集,为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小说批评与学术文化奠定了厚实的文献基础。
上海大学文学院董乃斌教授认为,《历代小说话》广搜文献,大大开阔了读者的眼界,却又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可谓功德无量。”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齐裕焜教授充分肯定了《历代小说话》一书对小说研究新资料的发掘之功。齐裕焜在《历代小说话》中发现了数条过往的《水浒传》专题资料汇编类书籍未曾收录的新材料,在对《水浒传》的地位评价、人物描写与结构的分析及域外影响等方面,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部《历代小说话》将成为我们今后进行古代小说研究的案头必备之作。”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马瑞芳指出,《历代小说话》中同样收录了过往《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专题资料汇编书籍中未被注意的大量史料,书中收录的很多关于中国小说特点、优势的论述也令人耳目一新。
▲黄霖教授
学术创举: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文体的确立
《历代小说话》长篇《前言》本身即是很有分量的“小说话学”纲领,为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北京大学刘勇强教授说:“它是一个基石,也是一个阶梯,同时还是一个起点。”
“‘小说话’此物虽早就实际存在,但将其与诗话、词话、赋话、文话并列,为它在这个文学批评文体大家族中取得一个确定的地位,应该说还是一种创举,一桩新鲜事。”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董乃斌认为,此前不论对小说话的整理还是研究都不多,《历代小说话》的出版,对小说话在文学批评中的地位,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吉林大学教授王汝梅指出,《历代小说话》一书使小说话作为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学批评文体的地位被确立、被凸显,“《历代小说话》可与何文焕《历代诗话》、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郭绍虞《清诗话续编》等类似著作相比肩,确立了小说话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中的历史地位,这部著作必将推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的学术研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南京大学文学院苗怀明教授认为,《历代小说话》一书作为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小说话资料集,其质量之精良、内容之完备令人无比钦佩,而黄霖拈出“小说话”乃至“话体文学批评”的概念并非只是换一个说法,“黄霖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那就是与此前的小说批评研究进行区分,以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为基础,逐步建立民族特色、中国本位的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体系。”
南开大学艺术学院宁宗一教授对《历代小说话》在翔实、精确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完成的小说文体意识的明确树立和科学验证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对黄霖先生极具思辨力的学术智慧及积学以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完整治学程序给予了高度赞誉。
复旦大学古籍所陈广宏教授指出,在小说话批评研究之外,复旦中文学科前有郭绍虞先生对现代诗话学的开创,后有王水照先生《历代文话》对传统文章学的重要理论建构,而黄霖先生的《历代小说话》也不仅仅着眼于小说领域,而是从明清近代文学研究与批评的宏观范围体系中来建构其小说话及话体文学批评概念。另一方面,黄霖先生对小说评点、小说话等“边角料”批评文本的重视不仅开拓了新的史料领域,也具有学科范式上的意义。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指出,复旦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小说研究方面,从赵景深先生、章培恒先生到黄霖先生,复旦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黄霖表示,虽然话体、评点体这两种即目散评的批评文体历来被正统文人目为“下等”,但在他看来,这些恰恰正是最具民族特色及大众性的中国文学批评文体,学界有责任在理论上对其进行充分发掘,他会继续将该工作进行下去。
作者:朱自奋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徐坚忠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