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王朝》,熊召政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中国历史常被大众提起的,大概就数朝代口诀中的“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了,至于很多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王朝,因未被主流史书重点记述而渐被遗忘。金王朝即是一例。
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倾注14年光阴于“金朝”题材的《大金王朝》,讲述宋、辽、金三国争霸故事。1115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不堪辽国欺压,在苦寒之地松花江畔建立金国。而在富庶的南方,大宋君臣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燕云十六州,不惜违背与辽国订立的“澶渊之盟”,启动联金灭辽计划。十年后,逃亡中的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俘虏,辽国灭亡。又两年后,大宋都城汴京被金攻陷,北宋覆灭。这一切都不可思议地发生在短短12年间。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一个文化经济领先全球的王朝,何以如此轰然倒塌?
战争初期,金朝毫无优势。政体落后,完颜阿骨打几乎是靠着一帮在松花江畔打渔为生的亲戚和乡民起家的,刚立国时没有都城,一个“皇帝寨”其实就是他们的村子;军事力量薄弱,攻占辽上京临潢府时,仅几千人参战;经济落后,南下强渡黄河时,造不出运送军队渡河的船只,只能乘寒冬腊月黄河封冻时,冒着人马尽损的风险夜半偷渡过河。
辽与宋在短时间内覆灭,有着很多深层次原因。如果说,宋徽宗是文艺皇帝,满心思艺术创作,那么天祚帝就是行者皇帝,春水秀山、冬夏捺钵,一年到头在游猎。两个强国同时摊上爱享乐的皇帝——最高决策者任性而随意,关键时刻总能准确地做出最糟糕的决策。同时,朝廷内部人事混乱,这在宋朝尤为突出。宋徽宗意志不坚定,决策反复无常,起先欲与金朝抗争到底,一旦前线传来坏消息,立刻拉主和派上台,斥责主战派无能。这就导致朝廷内部意见分歧,主战派与主和派互相指责,裂痕日益加深,在国家危亡时刻依然抱着看对方好戏的心态,导致军事行动屡屡败退。
各方面落后的金朝,依靠团结与拼搏,居然打败了辽宋两大强国。其实,辽与宋的衰败不可避免,金朝出现只是加快了其败亡的速度。
换个角度看历史,看中国版图之变迁、中华民族之融合,更可认识到,一个坚定的决策者、团结的团队,是成功的核心因素;重视内部,才能应对外部挑战。《大金王朝》使人读懂历史,更懂决策。
作者:陈文娟
编辑:薛伟平
责任编辑:徐坚忠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