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信汇
核心观点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重任O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筑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去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献,广大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共同努力,为新时期治国理政夯实“信仰”基础、汇聚“共识”源泉。
夯实治国理政的“信仰”基础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从规律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借鉴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提炼出原创性、时代性、代表性的新理论、新思想及新表达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所在。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经济在逐渐复苏与调整,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极大地重塑世界发展格局。中国也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时期国内国外的机遇和挑战,为引领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从党自身建设出发,继续坚守党的信仰尤为重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及其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无不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是正确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和富有成效的中国方案,加深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只有尊重规律、理清脉络、坚持信仰,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面前保持本质,克服困难,勇敢前行。
汇聚治国理政的“共识”源泉
时代发展需要“共识”,答疑解惑也需要“共识”。这就亟需以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指导,使社会上下达到共振共频,汇集人性的真善美,从而处理社会不同阶层产生的问题,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及理解。当前,国家战略中的一系列重大布局,包括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建设等,是在新的发展理念下的新发展战略,涉及各方利益的均衡协调。这亟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开展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的分析与讨论,给党与政府提供民主、科学决策根据,为全国民众统一认识,解答困惑。
“共识”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实现“民心相通”的思想纽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体现了中西文明共有的历史基因,契合当代世界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最有效途径。民相亲,心相通,情相融,力相聚。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唤醒沿线各国民众共同的历史记忆,深化命运与共同利益相融的认识,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友好交往,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厚植“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是广泛凝聚国际共识,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也是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
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强化使命意识担当意识。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优化学科布局。秉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除传统学科外,加强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建设,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着力优化学术环境,以实现人才激励为导向。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建立规范的奖励体系,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引导广大理论工作者学术精品建设。
———强化传承创新意识,推进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一是学科体系的创新,二是学术体系的创新,三是话语体系的创新。同时讲好世界发展中的“中国故事”,为人类文明的百花园奉献中国学术当有的鲜亮色彩。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近年来,智库建设进入快车道。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重任。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筑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