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英国首相约翰逊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商讨协同抗疫,并希望尽快签订英美自贸协议。| 资料图片
在本次新冠疫情中,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宣布将开展大规模抗体检测的国家,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早在3月24日就宣布:英国政府已经购买350万个新冠病毒抗体试剂盒,并曾在4月初宣布当周将首先在NHS一线医护人员和关键工作人员中开展检测。然而从宣布当日以来已过去了十天,“抗体检测”却仍然“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相反,大洋彼岸的美国在抗体检测推进速度上似乎更胜一筹。从4月10号开始,洛杉矶将率先启动大范围抗体检测,该地区将设立6处“免下车”检测点,随机检测1000个人的血液看是否含有新冠病毒抗体。而据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主任、特朗普政府新冠疫情工作小组成员安东尼·福奇透露,大约一周时间,新冠抗体检测就将在美国各地全面铺开。
▲安东尼·福奇。|资料照片
抗体检测比核酸病毒检测简单、便宜
英美两国同时表现出对新冠抗体检测的青睐实非偶然。从其他所有已经取得阶段性抗疫胜利的国家的经验来看,它们要么是付出了高昂的经济停摆代价,要么是通过大规模检测占据了有利先机,而因为前期反应迟钝已经错失先机的英美两国,当下正因为经济和医疗的双重压力而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不约而同地押宝在了“抗体检测”上,就是希望能靠这一手段“抄近道”,以尽可能小的经济代价控制疫情的蔓延。
英美的如意算盘首先是希望抗体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人防护用品供应短缺的难题。目前,两国的感染及入院人数都在持续快速增加,而个人防护用品(PPE)的供应又都面临全球抢购混战、国内供应持续紧张且分配不均的困难局面,且短时间内难以根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抗体检测确定不同医护人员的免疫水平,并根据感染风险的高低对工作进行重新安排,有助于保护医疗系统、减少一线医护人员感染的比例。同时,其他处在抗击新冠病毒第一线的关键人员(包括警察、消防员、公交司机等)感染风险比常人要高,但是PPE供应优先级别却很低,抗体检测也能够帮助他们合理协调岗位,降低感染风险。
抗体检测还能为政府的“解禁”提供科学依据。英美两国目前都还处于“禁足期”之中,然而,几周的“封城停摆”已经让两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美国目前已有1700万人登记申请失业救助,而英国则估计将有至少100万人因新冠疫情而失业。以英国为例,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已经下降了5%,据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称,如果继续封锁的话,第二季度GDP可能萎缩最多30%。依据布里斯托大学菲利普·托马斯教授的研究模型,封锁措施如果导致GDP下降超过6.4%,国家就会得不偿失。据媒体报道,英国政府中财政部门与卫生部门之间在结束封锁问题上分歧严重,卫生部门非常担心一旦过早解除封锁,可能会导致病毒“致命性地”死灰复燃。
▲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在关于解封政策上属于“鹰派”。| 资料图片
此时,如果抗体检测的结果能够证明已有足够比例的人口具备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就能说服卫生部同意“解封”。同时,英美两国一直都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自愈者的比例抱有很大希望。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罗伯特·莱德菲尔德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美国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可能高达25%-50%。抗体检测有助于确定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自愈者的比例,这能带来几方面的好处。首先,这两类感染者的比例越高,就越能拉大分母,降低死亡病例所占的百分比;其次,这两类感染者的比例越高,整体人口就越接近“群体免疫”的状态;第三,这两类感染者的比例越高,政府就能越快放松封锁,恢复经济。
在疫苗问世之前,大规模检测加合理隔离与治疗被广泛认为是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措施,但核酸病毒检测对实验室要求比较高,价格也比较昂贵,要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增加检测数量并非易事。但抗体检测操作简单,价格更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一,可以有效地弥补核酸检测数量的不足。事实上,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所承诺的四月底前达到每日检测10万例的目标,就已经把抗体检测也包含在内了。
抗体检测风险不小
对抗体检测“寄予厚望”的英美等国,此举冒的风险也不小。
一方面是抗体检测本身的准确度问题。首先,抗体检测的灵敏度远远比不上核酸检测。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此前在记者会上曾公开承认,在对已经收到的四个抗体检测试剂盒样本进行灵敏度评估的时候,其中三个都不符合要求。多名英国高级官员也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坏的测试比没有测试更糟糕。从英国至今没有宣布启动大规模抗体测试来看,可见对其灵敏度尚未建立起足够的信心。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虽然在4月2日紧急批准了首个针对新冠病毒抗体的血清测试,但在官网上也特别声明该检测并未经过FDA的审核,且检测结果不得作为唯一判断依据。其次,抗体检测的数据读取也存在较大的误差。据美国媒体刊登的照片显示,抗体检测盒的结果显示方法和验孕棒类似,是依靠试纸显色来判断新冠抗体检测是否呈阳性,但在显色较淡的情况下,难以准确判断被试者是否已经具有了新冠抗体。第三,在抗体数量较少或者感染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血清测试很可能检测不到抗体的存在。而抗体检测结果一旦出错,比如误将不具备免疫能力的人当作免疫者部署到了抗疫一线,则很容易导致伦理悲剧的发生。
另一方面,新冠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在全球范围内都还是一个未知数。抗体检测阳性只能表明被试者当前可以安全地回到工作岗位,但并不能保证其长期安全。尤其是在全球多名专家都预测今年秋天还可能发生第二波疫情的情况下,如果在确定免疫力有效期之前就全面复工复学,二度感染的风险不容小觑。
从世界范围来说,大规模抗体检测对于进一步了解新冠病毒的特性,加快研发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和治疗药物,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然而对于疫情拐点尚未到来、确诊和死亡人数仍在快速增加的英美两国而言,全力加大核酸检测规模,积极筛查和治疗确诊患者才是正道。如果一心通过抗体检测“抄近道”,不但可能错过减少死亡人数的最后机会,还有可能导致更长期的经济损失,那就得不偿失了。
作者:赵璧(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吴姝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