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陈丹燕来到上海报业大厦,就“为什么要写上海”这个话题娓娓道来
家园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中国人似乎特别恋家。即使世界末日,我们也要带着地球去逃亡。在今年的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上,更是以“家园”为主题,中外嘉宾、作者展开了一场场大讨论。无论是原生家园、改造家园、移居家园,家园是每个人都跳脱不开的主题。上海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在对标世界一流城市,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过程中,每天都经历着蜕变。上海这座城市的迅速成长改变着每一个上海人的家园。面对家园的变化,有人混沌而迷茫,有人热切而期盼。然而对“家园”主题的关照,正是每个生活在上海的人当前最深切的心灵故事。
上海作家陈丹燕
陈丹燕,上海作家, 她的代表作品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曾掀起一股怀旧风潮,她来自移民家庭,虽非生于斯,却长于斯。作为一名作家,她用笔记录下她家园——上海的急速变化。8月22日,她在上海报业集团主题活动“澎湃月”上分享她写上海的辛路历程。在她的娓娓道来中,呈现了上海的悄然变化。
在欧洲发现上海的痕迹,萌发寻找相似之愿
陈丹燕生于北京,小时候移居上海。长在上海,在上海学习、工作,和大多数上海人一样,来自于一个移民家庭。因为家里不说上海话,生活范围也仅限于家附近的几条街道,因此她自认为对这个城市并不熟悉,不觉得上海这个城市是属于她的。然而1992年的一次欧洲旅行却改变了她的想法。在德法边境小城,她邂逅了童年的家园。
1992年,陈丹燕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德国国家青少年图书馆。在德法边境的一座小城,她发现了童年时期在上海吃过的一种用杏仁粉做的水果糖。她很惊讶,因为这种水果糖在上海已经逐渐消失。老板却告诉她这糖是欧洲传统的水果糖。另一次邂逅,陈丹燕发现欧洲小女孩在玩的跳房子游戏和她小时候在上海弄堂里的玩法是一样的,连地上画的格子都是一样。在上海的弄堂里用粉笔画下的格子最后一格用中文写下了自由,而在法国的这个小城市里也同样用法文写着自由。
在欧洲的日子里,陈丹燕童年时期的记忆不断被唤醒,她不断地在欧洲的城市里发现上海的痕迹,老虎窗、梧桐树、咖啡馆里的凳子,甚至城市的布局,街道的样子。于是,陈丹燕决定开始写她生活在其中的这个城市,她想要搞清楚上海和欧洲有什么相似之处,什么情况下上海的文化氛围影响了她这样在上海长大的人,让她对欧洲有了跟别人不一样的情感。
老上海法租界的法国梧桐树风貌
藏书楼里找到各种故事,化作专栏中的家园
回国以后,陈丹燕开始在上海寻找欧洲城市的影子。在上海街头发现与法国小城相似的地方,与奥地利小镇联通之处。陈丹燕回忆说,1992年当时人们对于上海租界的历史不敢兴趣,她去档案馆、图书馆查阅资料,但是未经整理的资料尘封在藏书楼里。每当一个文件夹被打开,随着尘埃的翻飞,那个时代故事赤裸裸地呈现在她面前。
从1992年起,陈丹燕开始撰写专栏,专栏写了四年,1998年结集出版了《上海的风花雪月》。在这本书的第一篇中讲到她带朋友在上海旅游的故事。陈丹燕说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当时她的朋友感叹上海有这么丰富和浪漫的历史。正是基于这样的契机,陈丹燕开始将家园的故事写下来,写它的街道、建筑和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陈丹燕说,作为一个作家,她能够找到上海是何其幸运。上海其实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城市,包含了江南文化、租界文化、红色文化以及1949年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她喜欢这样多元化的城市,喜欢是因为她一直在这座城市里长大。
陈丹燕著作“上海三部曲”
怀旧那些消失了的家园,疗治现代心理焦灼
《上海的风花雪月》出版以后,不断加印,成为了畅销书。书评说这本书引领了上海的怀旧潮。故纸里找寻到的上海故事何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引起众人同感共情,陈丹燕说,在城市快速更新的进程中,人们一方面受惠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另一方面也积蓄了不安的情绪,这是她们那代人特有的心理焦灼。所以怀旧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这是保护自己不要有心理创伤的一个方式。也是这本书一直在销的原因。
1990年代,上海正经历着第一次旧城改造,大量的街区整个被拆除。陈丹燕忆起了一件往事。以前她坐49路公交车时,在站台边有户人家,二楼男孩子的房间挂满了油画,男孩也总在窗前画画,这是一所她向往的房子。突然有一天,男孩和房子统统消失了。这不是偶然现象,在上海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上海人发现从小长大的街区没有了,自己的家、爷爷奶奶的家、同学的家都没有了。《上海的风花雪月》出版十年以后,陈丹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她发现十年的时间,有些采访过的人、发掘过的地方都已经消失了。在讲座现场陈丹燕引用了张爱玲的话“她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因为生活在一个大时代,所以她就在那几条街道上面,也听到了历史车轮滚滚而过声音。”
但如此这般快速的发展,可能会造成人的心理问题。就好像在一辆时速120公里以上的车上,每个人都没有扣保险带,一定会有人会疯。
陈丹燕从《上海的风花雪月》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探讨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情感和记忆
城市开始不那么着急,怀旧与摩登相互融合
1990年代,上海进入高速发展期,一如上海当时提出的口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当城市建设速度放缓,人们开始回忆、保护、守护这座城市。
《上海的风花雪月》修订以后,书突然变得厚了,从470页扩充到了550页。陈丹燕说这是因为在新修订版里她有许多东西要交代。原版写的东西她不能动,那已经是历史东西,只能通过修订增补的方式将上海十年、二十年的城市变化慢慢地记录下来。这其中有很多守护的故事。
她遇到了贺友直的外孙,他将贺友直的房间做成了1:20的微缩模型,事无巨细全部按原样复制。甚至连墙上的一个霉斑都原样复制到模型里。陈丹燕说,她被一个年轻人感动,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技艺、用自己一切去保存那段记忆。她还遇到柯灵的后人,原样封存柯灵故居,现在已经捐出开放展览。柯林故居就好像被封存在琥珀里,是她遇到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故居。
陈丹燕说,上海这座城市,开始慢慢改变,开始注意到一条街道、一个街区、一间房间的保护,这个城市开始不那么着急。风貌保护区建设、改造城市、保护建筑回复原貌,渐渐地市民的话语受到重视,市民的声音得到响应。保护与发展相互融洽,怀旧与摩登相互融合。
位于上海复兴西路的柯灵故居
一个移民家庭的小孩,从不自觉地将上海作为家园,到慢慢地将上海印刻入身心,找寻它、发现它、守护它,直至扎根上海,或许是每个移民孩子都经历的过程。陈丹燕说如今,她家族墓地也已建在这座她生活的城市,“魂兮归去来,食我家园葚”或许是最好的写实。中国的各个城市正经历着高速地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没有人的房子,就没有生活。
作者:童毅影
编辑:袁圣艳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