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实习生 姜方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近十年来产生了“古琴热”现象。遍地都是琴馆和古琴培训班,层出不穷的古琴雅集活动、古琴考级……但热闹的背后也有忧虑。日前,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学术季中,由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王耀珠主讲《琴界乱象分析》,对古琴领域丑学泛滥、过于追求复古、反对表现论、成为被滥用的消费文化等一一分析,并指出:“出现乱象也并非坏事,它的到来,必定伴随着旧秩序的破坏和新秩序的建立。”
以丑为美,颠覆了传统价值观
古琴界乱象的特点之一便是颠覆了传统价值观。这种颠覆表现为丑学泛滥,即丑取代美成了主要审美观照的对象。
1956年,全中国弹古琴者尚不足1000人;2003年,古琴音乐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人类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准,曾经的“阳春白雪”逐渐变成“下里巴人”;如今,中国学古琴的人超过20万,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一个新的琴社出现,甚至有人戏称弹古琴为现今社会“四大俗”之首。
自古以来,古琴的属性被定位在文人音乐,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往的体制对古琴在提高方面的重视,大过对普及重要性的强调,所以现在要提高古琴在民间的地位,也属顺理成章。可问题在于,某些盛行于民间的大众审美倾向,对古琴原有的审美造成了一定的颠覆。
现今学琴之人,一部分是把杂音、噪音等非乐音成分当作审美的成分,更有甚者将不和谐、不正常的技术发挥视为“有内容”的代名词,音不准、没节奏,都能找到种种理论进行开脱。
对此,王耀珠表示:“看过金庸小说的都知道,‘踏雪无痕’才是武术的最高境界。而在音乐中,没有非乐音成分,应是最起码的要求,现在却以追求‘踏雪有痕’为美,令人感到遗憾。”与传统价值观对立的非音乐行为,会导致高失准率,是古琴演奏中致命的弱点。部分从音乐学院毕业的专业古琴乐手,反被当成“非主流”,实在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此外,“不真不善”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当下各种琴社和琴馆林林总总,有些老师就是“半路出家”的速成者,只学半年古琴就敢建琴社、收徒弟。对古琴谱的出处不清楚、不了解,误用曲谱,纰漏百出。
“人们的辨别能力还不太够,某些只会一两首曲子的人就敢称‘家’、称‘大师’,导致了‘大师满天飞’的现状,”王耀珠说,“‘不真’可能是非主观故意性导致的,但‘不善’就是主观故意的行为,把老师的谱子收编到自己的集子里且不注明打谱或师承,胡乱编造出身名门,都属于欺师欺世之举。”
古琴要传承,应是活文化
历史性的集体创作是古琴文化获得生命力的秘诀,保护艺术的关键则在于保护它的生长环境和功能,从现实社会中找到生长点。王耀珠表示,由于古琴在漫长的历史中都是为神、为宫廷的雅乐,造成了今天的一种乱象——反对表现论。“今人提倡古琴音乐严肃的一面,无可厚非;而无视古琴的发展历史,只讲求复古,反对古琴音乐走进现当代,就过犹不及了。”
如何让古琴走进现当代?这个问题也面临着不少尴尬。曾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古琴独奏的陈雷激,于今年上半年观摩了一场学生古琴表演,现场的一幕让他颇为焦虑:“琴桌搬上台之后,摆了个钵头似的香炉,再燃起一根粗壮的线香,演奏者身着汉服,坐下后,一抚琴,让人不免摇头。评委们议论道,这到底是弹古琴,还是演古琴?”古琴入门虽易,但精进很难。不了解历史发展与文化内涵,难免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只在门面上装点功夫,是无法真正洞悉其精髓的。
特别是乱象层出不穷的背后,也昭示出资本社会对古琴的关注。
古琴身价动辄数十万,炒家的介入则让本就不菲的身价愈发水涨船高。部分学琴人将其当作炫耀风雅的资本,更有购琴人将其当作挂在墙上的“硬通货”。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急功近利”之举比比皆是。古琴在良莠不齐的出版、演出、展览、办会、开馆中不时现身,王耀珠对此表示:“经济发展了,人们开始注重形象。门槛低的古琴逐渐被选中,成为时尚。由于缺少标准、没有行规,古琴界沙金竞现,成为一时笑谈。”
历史上古琴是治世之乐器,如不明就里、不怀揣敬畏之心来对待,无异于焚琴煮鹤、贵物贱用。相关行业协会要对古琴的师资、琴社琴馆的标准和教材进行规范;知识分子具有维护正统的社会责任,在文化定位上要明确古琴“养性、养生、雅乐、言志、世俗、新音乐”的属性;琴人应守护好自己的角色,不随意跨界,秉持自律精神,以正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