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真正考验 《战马》 团队的时刻了! 近日在上海文化广场的一场演出中,饰演艾米丽的女演员突然晕倒在下场口。制作经理文那听到内通系统的呼叫立即奔向后台,确认10分钟内女演员不能上台后,文那通知舞台监督,“立刻实行替轨”。
中文版 《战马》 中,演员一人要身兼数个角色,比如饰演主角埃尔伯特的男演员,同时还要出演村人甲或士兵乙,还要帮忙搬舞台道具,这叫做“表演轨道”。由于这位艾米丽的突发状况,多位演员的表演轨道都要受到影响。舞台监督马上把指令下达到服化、音响等部门,执行替轨的演员们一边化妆一边默词,这一切都在10分钟之内完成。
下半场的演出无缝对接,在经历了一次真正的、令人心惊肉跳的突发事件后,中文版 《战马》 的演出“轮岗制”得到了剧组成员的充分信赖。不久前,因为前往北京参加 《我要上春晚》 和《直通春晚》 的录制,一下子抽调了6名演员,但丝毫没有影响 《战马》 在上海长达两个月的跨年演出。17日,《战马》 上海站演出完美收官。
技术碾压:三四名中方技术人员做英方一人事
今天,演员们能够信赖《战马》所承载的一套舞台机制和管理体系,“很不容易”。中文版的后台人数要远超英国巡演版,有的岗位甚至需三四名技术人员共同承担英方一个岗位的工作量,技术团队成员间互相磨合就花了很长的时间。英国的技术人员得益于技术培训系统的完整,既能当系统工程师又能当操盘手,因此英国巡演版的技术团队非常精简。
有一则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战马》 的出品方英国国家剧院旗下约有800人,其中技术人员竟达600人,占了80%。2014年初中国国家话剧院团队前往访问时,参观了建设中的英国国家剧院后台所有部门工作大楼,这栋大楼的名字就叫做“国家剧院的未来”。可见,在经历了20年前的“团改企”革新后,英国国家剧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们打磨出的是一种“后台体系”,这600多名技术人员以制作经理为管理核心,除常规的灯服道效化之外,还包括枪械师、印染师等等,这些技师全部都是最专业的。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的“多媒体研发中心”,把各种最前沿的民用科技汇聚到舞台应用中来,提供了科技对于舞台剧产品最前端的支撑与供应。
“英国国家剧院以创作和制作的高质量闻名于世,强大的制作体系是 《战马》 近10年的演出质量绝不会往下掉的基础和保障。”文那说。
“20%”———这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技术人员占比。近30年来,中国多数院团“重创作,轻制作”。制作团队青黄不接,技术人员大量“出逃”。有钱购买设备,却没钱做技术培训,很多先进设备买来没来得及学会操作就更新换代进了库房。由于创作质量得不到强有力的制作来维持,中国的导演们也很痛苦。比如,演出中换景的人员是临时工,他们多数没有受过艺术训练,导演们只能把直接执行权交到没有受过艺术训练的临时工手中。
为什么中国本土话剧市场每年创作了那么多的新戏,仅仅演几场就销声匿迹了? 为什么在创新剧目数量相仿的情况下,英国国家剧院能达到4倍于中国国有剧院的场次,40倍于中国的票房收入?———中英剧团技术人员的“二八之比”,或许是解答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
《战马》 这部戏本身在英国国家剧院就是一部很复杂的戏,代表了剧院制作的最高水平。2014年1月,《战马》中文版制作人李东召集了7人小组前往英国看 《战马》 剧组整个拆装台过程,开始进行第一步对接。作为成员之一的文那坦言,“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项目背后的深远意义。”
中国话剧工业化试水刚刚开始
近年来,伴随着剧院“团改企”浪潮而来的是“走出去”“引进来”的热潮。然而,中国的艺术院团在国外却步履维艰。“走不出去”是由于对国外的演出环境和体系不熟悉,出去了没办法有效快速地与外方沟通。“引不进来”是因为外方对中国演出模式不熟悉,后台各组通常各自为政,并未形成真正的演出管理体系,外方制作经理参与到中国演出,在后台都不知道该找哪一位来对接工作。
“战马”刚刚踏足中国时,其实是水土不服的。中文版之难源于市场环境未成熟。《战马》 的世界各国巡演版和驻场版皆是采用租赁演出设备的模式,这种运营模式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演出制作成本和风险。但是在中国并没有一家设备租赁商可以整合十几家的设备,并建立起可用的系统。中文版 《战马》就成了唯一一版购买设备演出的版本。
“整个 《战马》 项目的技术难度、资金量、人员参与量都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文那说。比如,他们曾满世界疯狂地找一盏已经停产的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染色灯。
10年前,在 《战马》 诞生之初,因为英国国家剧院同时演出多部剧目,灯光设计师珀利只好捡起角落里蒙灰的几盏老式染色电脑灯补充设备不足,没想到这几只灯的光栅缺陷竟然在舞台上营造出一种独特效果,成了 《战马》 视觉效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隔多年之后,在进行中文版前期筹备的过程中,中方发现这些德国灯已经停产近10年。“能用其他电脑染色灯来替代吗?”不行!“英方的态度纹丝不动,不能妥协。英方对版权的“苛刻”闻名已久,对艺术品质的把控度令人起敬,真正落实到实际问题却急坏了中国国家话剧院团队。他们只能前往全球的相关机构挨家挨户地去问、去找,终于在英国皇家歌剧院的库房里找到了5盏一模一样的灯,然而二手设备进关的难题却又摆在了眼前。
“技术个体素质难以达标之外,舞台环境也难以达到 《战马》 的演出要求。中国的很多剧场没有挑台光的承重位置。很少有剧场具备低角度耳光和高侧位追光的光位。我们想租用设备,但相关厂家没有固定的技术支持、技术维护跟着你团队走。”像这样的难题在战马项目中不胜枚举,制作的难度可见一斑。作为 《战马》 中文版的制作经理,文那承担着大量细碎而庞杂的工作。时至今日,翻开她密密麻麻的700天工作记录本:《战马》 制作会议召开了384次,其中与英方对接达167次。经手文件3000余份,亲手翻译后台资料5万字,来往邮件1.2万封……修补了英方技术人员占比80%与中方技术人员占比20%之差。
《战马》 成为中国话剧舞台重量级的舶来品,是一次实在的、虚心的学习经历。中国话剧工业化的试水刚刚开始,如何留住这套演出界的工业体系,如何留住刚刚培养起来的技术团队,如何保持演出5年不走样,成为《战马》新的挑战。中文版《战马》的巡演总会走完,但中国国家话剧院将保留“《战马》体系”。李东说,《战马》只是中英合作的开始,是为了将来更深远的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一个体系。未来的建设与交流需要一个这样的基础,“为了建造这个基础我们才做了《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