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电影《七月与安生》剧照(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七月与安生》 可能是今年以来,唯一有一股真青春活泼劲儿的青春片。
没有二次元IP,没有流量级偶像、没有“出国堕胎和车祸”标准三件套,就是正正常常再现了“两个女孩”互相纠缠的青春,却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逆袭。
口碑上,在以影迷打分为主的豆瓣网上从上映前的6.7分升到7.7分,成为今年评分最高的国产商业电影。排片也走出了逆袭长阳线,上映两周多已经超过1.6亿元票房,从目前排片来看,最终突破2亿票房也不是难事。
没有今年同期其他青春片比对,还显不出 《七月与安生》 的黑马表现来。8月初上映的吴亦凡主演的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1.5亿元总票房中,有近1.2亿元来自于上映头5日。豆瓣评分则一路跌到5.0,刚踩了及格线。
这种大跳水走势是粉丝电影很显著的特征,但在最近一段时间却密集出现,同一阵营中的还有 《致青春2》《微微一笑很倾城》 ……在这些IP十粉丝电影的对比下,《七月与安生》 本来就是一部正常电影,却被衬托成了一匹黑马。
两个女孩,像两片晶莹剔透的雪花
安妮宝贝的同行说很羡慕她,因为“电影给了原著升华。”这话埋伏了潜台词:二流的小说更容易出好电影。确实,作为上个世纪末的网文经典,《七月与安生》身上有深深的安妮宝贝式烙印:海藻长发、白棉布裙、旧球鞋……千禧年前后流传在大学女生宿舍中的时髦酷女孩标配,现在看起来也是有点发噱。
但它好就好在有一个共鸣很强的母题:两个女孩。这天生就是张力非常强的一对关系:爱慕、妒忌、成长、失去。被她们漫长悱恻的关系绞进去的,无论是男人、父母、其他朋友,都不比一颗糖果重要更多,只是引发女孩们冲突的诱因。谁没有过个把爱恨纠葛过的闺蜜呢?
但这母题新鲜吗?前面已经有了《萨玛利亚女孩》 《花与爱丽丝》,远处还有 《末路狂花》。走容易的路的多了去,要走出新意谈何容易。
而《七月与安生》好就好在,它把两个少女之间的互相爱慕又互相妒忌表现得姿态清澈美丽,像某种情感被纯洁化透明化的结晶体,完全摒除了张爱玲那一套“雨天一盆脏衣服堆着没洗”的“雾数”感。用一个女友的话来说:是真正进入成人丛林世界以后,不会再有的晶莹剔透的雪花。
叫人始料不及的是,曾国祥作为新人男导演,竟然会把两个女孩的故事拍得如此精致,千回百转玲珑剔透,有一种压抑的美。本身的戏剧结构也对称得近乎仪式感———在不同的年龄,两个女孩躺在床上,完全一致的角度和姿势,时间却呼啸而过;三次出现了一起洗澡和互看内衣,分别是感情转浓、转淡、撕裂的递进;火车、公车、飞机这样的离别元素严谨地依次出现,最终再也不见。这种精致的对称架构,会让强迫症特别满意。
唯美背后,是高度工业化的运作规则
这种唯美的背后,也是高度工业化的班底。真正的匠人,就是把接到手的活以稳定的输出和流畅的节奏完成,无关那么多自己的情绪喜好随心所欲。所谓的“使命必达”,从来不等于“开心就好”。
你现在看到的 《七月与安生》 的唯美里,有很多精心算计后的成果,主创们并不避讳这一点。
监制陈可辛于 《七月与安生》 的原作就看出了自己很喜欢的元素:年代的跨度、两个朋友和另一个人的等边三角恋。但他也清晰地做出判断:这是80后的片子;且三角恋已经离自
己的生活太远,所以他选择了曾国祥来做导演。陈可辛这个级别的导演,能准确判断一个片子是否具备流行元素不难,但要准确判断“我拍不了”,则难得多,需要本人足够的自省和掌控力。
他的清醒程度还体现在一个细节上: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有误,马上调整,并不为权威所限。曾国祥和编剧团队把小说中“好女孩守家乡坏女孩走天下”的单薄人物,扩展为两个女孩的“交换人生”———其实陈可辛一开始是很反对的。因为他觉得这对于主流观众来说“很难懂”,是冒险的设置。
好在《七月与安生》的宣发更接近好莱坞程序,会找目标观众来看试片再进行调整,发现观众不但看得懂还很喜欢,陈可辛才认同了“交换人生”的成立。看看陈可辛自己拍的片子,《甜蜜蜜》《如果·爱》《亲爱的》,不文艺吗? 但到了自己做监制,他并不太去拍摄现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和投资方、市场之间的关系,怎么让这个产品卖得更好。
而导演曾国祥,虽然身为曾志伟的儿子,却没有星二代的捷径可以走,和内地IP作者挂名转导演还配执行导演的“幸运”更没法比。跟老爸说“我想拍电影”之后就被塞进了陈可辛公司做“阿四”,也就是助理,打杂的。要说陈可辛手把手教他也没有那么好的事,他就是在公司里打印剧本,订盒饭,送胶片,反而跟着许月珍“偷师”学得更多。他成为导演的路径,是那种老一辈的正常:易子而教,从底层打工的做起,并没有人苦口婆心录段TED劝你学习,你就跟着师傅跑,偷学到多少是多少。
做监制就考虑市场的接受度和产品卖点,做导演就在可接受的艺术标准内提高作品完成度,这就是职人的态度。
正常成为大多数,才有几率生出杰作
但凡一个爆款,在商业上广受好评的同时,当然也会有一些对其平庸性的指责。有技术派认为“导演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就是大银幕电视剧”、有体验派认为“人生应该有更多可能,为什么要互相捆绑”。
嗯,说得都对。但《七月与安生》的定位,其实也没奔着“名留青史”去。
从搭框架开始就注定了,它甘于、也自豪于做一部商业体系中的甜点电影。让观众被辣了整整一季的眼睛,痛痛快快吃了一顿绿豆沙,磨得细腻醇厚,按老派方式下一点陈皮,从冰室里取出来凉一晌,冰得恰到好处。观者每一口都得到了所期望的甜蜜,就挺对路。
它的扎实就好扎实在尊重商业规律,向市场展示,还有一批电影人认为打磨作品 (而不是玩弄资本及IP) 是畅销商品的基础;还有一个班底在踏踏实实做一部电影,以尊重电影和观众的方式。用老一辈儿的话来说,“不欺场”。几个编剧沉下来磨剧本,时间以经年计;导演懂得调教演员,把原作气质处理得精美而自洽;演员们恰如其分地有张力、有说服力———一部正规商业片的各项要素,居然都在线,细节还有小惊喜 (比如窦靖童的音乐),具备一种艺术化的分寸,也并不脱离生活太远。
客观说,《七月与安生》并没有成为经典的素质。它并不拓展同类电影的艺术体量,也不像电视剧《小别离》那样用来折射真实生活的焦虑。某种程度上,你甚至可以说它是精致而平庸的。
然而,就像一个正常人群占大多数的社会,才足够稳定和丰足,这一安全基础上方有天才们探索和追求精神极致的空间;而电影市场要良性发展,正得是这样平常而扎实的电影成为大多数的基础,也才会有几率生长出伟大的电影来。
面对质量与票房双降的电影市场,我们还要对正常的电影不屑一顾吗?《封神传奇》 这种全金箔做成的天价蛋糕还没吃够吗? 还不如一碗冰得正好的绿豆沙,眼睛和心都甜得老老实实的。
文/李雒城(作者为知名文化评论人)
《七月与安生》 并没有成为经典的素质。但电影市场要良性发展,正得是这样平常而扎实的电影成为大多数,然后才有几率生长出伟大的电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