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璐明
为了鼓励运用数字技术并将艺术与科技创新相连,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每年都向个人或申请机构颁发IK奖项。
今年,IK大奖主题是人工智能———运用数字技术去探索和展示泰特美术馆的英国艺术作品。获奖的是意大利的法布里卡传播研究中心的“识别”软件,这个项目的灵感来自于一个有趣的问题:电脑可以用理性思考来解释和判断艺术吗?“识别”软件的答案是很有可能。
摄影与绘画配对,电脑对艺术也有了“判断”
泰特美术馆IK奖负责人托尼·格林说,简而言之,“识别”软件就是法布里卡传播研究中心创造并训练出的一个电子人脑,用来模拟人类欣赏艺术的“天性”。这个电子人脑“研习”美术馆中的经典名画,再24小时不间断地从新闻机构选取它认为可以与名画相媲美的摄影作品,并在网上建立一个当代与经典艺术相对比的电子画廊。
在扫描并学习了3万多幅泰特美术馆的藏品后,“识别软件”将一幅描述印度孟买两个男扮女装者在庆祝节日时盛装打扮的照片与查理二世的首席画家彼得·李爵士的一幅名画进行了配对。在彼得·李的画中,两位贵族妇女挺腰而坐面带微笑,一位手扶弦乐器,另一位手搭在自己层层叠叠的缎面裙上。彼得·李的绘画是17世纪的作品,细节非常丰富。而那张当代摄影作品中,两位男扮女装者坐在一顶深红色帐篷中间,手持着一面镜子仔细端详自己的装扮。
泰特美术馆负责人表示,当“电子人脑”将两张完全不同的作品放在一起相比较之后,激发了人们对艺术的新疑问,比如对性别的认同以及对“美”的定义。格林说,人们对艺术的感受千差万别,但其中究竟有没有一个共通点?“识别”软件也许为这个研究开了个好头———电脑对艺术做出了“主观”判断,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其实就跟问人类的大脑是怎么对艺术做出主观判断是一样的。
“艺术学习”,对人工智能同样重要
除了理性和客观的计算与思考,人脑与电脑的区别还在于人脑的学习过程和对艺术的主观感受。新闻照片通常被认为是现实世界的映照。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闻摄影通常是拍摄者主观判断的产物。以往,人工智能往往与理性的思考、精确的计算联系在一起,却与艺术不太沾边。格林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引发更多关于人类的大脑如何“主观地”感受艺术,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在艺术世界中发挥作用的讨论。
接下来,法布里卡传播研究的团队将用奖金来发展这个人工智能项目,这个项目被称为“机器习得”。届时,泰特美术馆将举行一个相关的展览。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的助理教授解释,电脑擅长数学运算,但并非所有东西都能通过数学模型来体现。比如,让电脑在图像中识别一只狗,但是这只狗是很难通过数学等式来体现的。
“机器习得”则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在电脑系统里储存各种犬类的各个动作,然后由系统辨认哪些是狗。电脑从具象到抽象的处理过程非常具有挑战性,尽管“机器习得”近年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要创造出真的可以“理解”图像的系统还有待时日。
“识别软件”使用微软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采用四种方式配对图像。这个软件可以找出图片中的物体,如杯子和碟子;可以找出面孔;通过线条和颜色来找出图片的构造;也可以找出图片背景等。
经过“训练”后,这个软件将会用三个月的时间不断将新闻摄影作品与经过数据化的成千上万幅绘画作品、雕塑和其他艺术作品进行比较。经过软件分析得出的最佳配对将会在他们创建的“网络画廊”上进行展示。
届时,网站也会将软件系统如何配对的细节展示给观众,包括四种分析方式下力度相似处、识别出来的特定参数,如一张脸的年龄和性别等。泰特美术馆认为,这样的展览势必会为人们欣赏艺术提供新的视角。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研究,人们可以找出人脑与计算机的相似点和关联处,这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相当的科学实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