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藻井为创意来源的《朝锦》系列作品
近日启幕的第22届米兰三年展上,融合蓝印花布、丹寨蜡染、阿坝羌绣、苗族百鸟衣等四种中国非遗元素的装置艺术作品《百鸟林》惊艳亮相,让行走其中的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感受到中国非遗手工艺之美。这件来自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对于传统非遗手工艺“再设计”的作品,仅仅是如今中国非遗文创赢得世界关注的一个缩影。
对非遗元素的再设计,渐成当下时尚原创设计领域的一种趋势。频频闪耀在设计、艺术类国际展会上的非遗文创,俨然刮起一股摩登的东方美学风。这似乎正印证了日本知名设计师原研哉说的:“越是国际化,越是需要本土化;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本土化资源,是走向国际化最宝贵的素材。”
事实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似在渐行渐远,尤其是传统的非遗手工艺,不少因生活环境改变、传承人缺乏、原材料匮乏等缘故而濒临失传。然而,随着近几年来对非遗保护力度的增加,尤其是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兴起,大众有了更多接触非遗的可能,这反过来推动了非遗自身的发展。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品类丰富、内蕴深厚的非遗元素,其中既有竹编、蜡染、髹漆等工艺元素,也包括图案、色彩、造型等传统视觉元素,石材、陶瓷、布等传统材质元素。这些古老的、形形色色的非遗元素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视觉基因和审美意境。当它们适应了当下这个工业化、信息化时代,以及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将迸发出不可限量的文化力量和能量。对此,设计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创新途径大有可为。
如何既融入创新设计又不脱离非遗产生的土壤,最终探索出一种符合现代人生活场景、消费价值观的非遗文创产品,正成为设计界颇为关注的新命题。“智构”非遗文创,运用新兴媒介再构、经典元素解构、传统手艺重构等种种创新手段转码非遗承载的文化内核,正成为非遗获得新动能的一种方式。
石大宇“椅刚柔”系列作品
【 新兴媒介再构 】
丝绸数码印花IART技术的研发成功,引得国际大牌投来橄榄枝
通过新科技与新媒介的融合与利用,创新原有非遗手艺有了新思路。
研发出数码印花IART技术的杭州万事利丝绸,就循着这样的思路,让人们看到非遗文创走向世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杭州春望》里,“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描写的就是杭州丝绸,其工艺的绝妙——“轻、薄、印、染、绣”,在一方丝巾里呈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作为最大的丝绸生产国,为全球提供了90%的丝和80%的绸。不过受制于品牌理念、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中国丝绸一直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一条国际品牌上千元的丝织品背后,中国企业只赚取低廉的加工费。而杭州万事利丝绸数码印花IART技术的研发成功,引得LV这样的国际大牌投来橄榄枝,今后LV、Dior的丝巾上也将印上这个技术标识。早在杭州G20峰会上,不仅有用杭州丝绸制作的精美丝巾纪念品,宴会请柬、席签、菜单、晚会节目单、嘉宾礼包、礼宾服装、住所用品等,也都有丝绸元素的体现,而这些都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的新技术解决了目前丝绸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产品透色不均匀、传统手绘或复杂的图案不能精细呈现在面料上等问题。结合人工智能的利用,同一块面料的两面还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图案,再构机器的“双面绣”。
在保留和传承原有非遗手艺的同时,尝试改变原有载体以适应更多元的现代生活场域,同样可被视为新媒介再构的一种。如上海美术学院创新设计研究生施博文将传统蓝染技艺进行“移花接木”,令人大开眼界。在该系列家居用品中,图案提取过程被形象地称之为“移花”,基于蓝印花布传统技艺图案,经过细微的调整和编排转移至木材表面进行印染,转印的过程则被称之为“接木”。在制作过程中又借鉴了传统吊染、扎染的印染方式,蓝染技艺的特性使得木材印染的图案别具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意境。成品在木材蓝染运用成功的基础上,以模块形式组成了蓝染渐变杯垫与模块拼接装饰画——将模块木片进行多次印染,使每块木片的色彩明暗度各不相同,通过有规律或是无规律的排列组成一组组渐变图像,每块木片都能够单独替换,这也增加了模块拼接的趣味性。
不难看出,新媒介再构非遗的种种尝试,拓宽了非遗文创原有的适用场景,通过技术层面改良,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千里江山图”缂丝跨界女包,苏州缂丝传承人王建江与sheme首席设计师李丹合作
【 经典元素解构 】
破译中国古建筑中藻井的美学密码,系列作品引爆米兰设计周
时下,越来越多的文创会对一些非遗元素,尤其是富有民族风情的图案、符号进行提取后的元素再设计——这些元素本身就承载着独特的非遗文化。一件看似普通的日常器物,因为有了非遗元素或者背后的故事而显得与众不同,同时人们在选择和使用这样的器物过程中,对非遗元素、传统文化也多了一层了解。在文创中解构非遗的文化密码,对非遗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2018米兰设计周上,来自中国的设计师马聪以藻井为创意来源的《朝锦》系列作品引爆全场。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藻井往往出现于皇室建筑、寺庙、石窟内,作为与上天沟通的桥梁,它彰显着帝王之家的高贵,也蕴含着古人对上苍的敬畏。其形制或浑圆、或四方,或八边,可多层次交错叠置,其上不同的图案则蕴藏了祝福、祈祷和庇佑之意。中国传统色彩中的赭红、紫棠、绀青装点了东方传统建筑中的绮丽穹顶。《朝锦》系列作品对藻井形制和色彩等元素提取后的再解构,将中国传统的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民以食为天,这些源自中国古典建筑文化又深入当代生活的杯、盘、壶,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摆放的不同,使得藻井这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在餐桌上绽放,也体现出了一人食不容潦草、众人聚四绮添香的理想。
近几年,以故宫博物院为首的博物馆推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创产品,也让原本束之高阁的博物馆文物和即将面临失传的非遗手艺有机会以日常使用的器物的形式走近大众。这些蕴含着非遗文化密码的“特供”成为了平常人家可以入手的“凡品”,有不少甚至作为国礼走出国门。以《千里江山图》的文创为例,仅数量就达到数十种之多,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少产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众所周知,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千里江山图》是画家王希孟的千古绝唱,也是宋代青绿山水中的传世杰作。画家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了秀丽的山水,有“咫尺有千里”之说,用色上更是清丽明快,富有装饰性。提取其元素开发的一种皮质茶盘结合欧洲制革工艺和东方绘画艺术,将一片平面皮革在不需要裁切组合的前提下,通过15道工序用手工鞣制而成。在使用过程中,其色泽又会显出一种光泽的变化,使雕刻的图案经过时间的沉淀而显得意韵深远。而一款金箔手工皂则将《千里江山图》中群山的造型和青绿山水的色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皂体冰蓝,金箔点点,组成了一幅微缩画卷。
参加第82届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的《陌上·春》黎族织锦创意手包系列
【 传统手艺重构 】
融入现代生活场域的设计,让濒危的竹编非遗手艺获得新的生命力
非遗是从历史深处走到当下的,需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演进更替,才能历久弥新,而这一切离不开人的努力。这样一个生命体,只有当身体里流淌着当下的精神,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
近年来频频捧获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等多个国际设计界重要奖项的设计师石大宇,即以一系列非遗文创把“竹之中国”推向世界舞台,获得国内外的认可。他的“屏茶”系列作品,是以创新绷裱法完成的竹编屏风,应用七种不同的竹编工艺,完成了以不规则造型立面、非垂直站立并保持平衡稳重的挑战,体现了“设计推动工艺”的思想。“椅刚柔”则是可堆叠的全竹质圈椅,其材料结构工法无不精简,契合现代生活美学又经久耐用。古有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艺是中华非遗的瑰宝。非遗传承人擅长用竹,将竹材本身刚、韧、柔、弹等特性驾驭得心应手,而石大宇致力于在“日用”语境下解决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融合的问题,他们的携手引发了关于传统日用竹器精神延续的思考。
再看法国奢侈品集团爱马仕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上下”(Shang Xia)。这个意欲挖掘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积累、有“承上启下”之意的品牌,曾以一款竹丝扣瓷茶具挽救了一个因为造价低廉而传人寥寥甚至濒临消失的非遗手艺。这一系列产品以景德镇薄胎瓷为胎,由四川青神县的非遗传承人用纤细的竹丝、柔软的竹篾紧扣瓷胎,胎弯竹弯,依胎成形,竹丝和瓷胎浑然一体。它在器型的选择上做着减法——选中的瓷胎都极尽简洁,既能传递传统工艺之美,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与使用习惯;在竹丝的编织方法上却做着加法——变传统瓷胎竹编的单根竹丝编织法为两根竹丝交叉编织法,用不一样的编织空间创造出另一种图谱。这组作品正可谓上承传统工艺精华,下启当今艺术化生活,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东方式的雅致。
身处当今机械化大生产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内核,通过材质上的碰撞、非遗手艺人与设计师的携手等重塑其外观、重构其元素,才能使非遗文创为现代人接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场域。
“上下”竹丝扣瓷茶具
作者:金懿诺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