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室外门廊处,《八仙过海》“踩高跷”的民俗活动围满了人,室内木偶剧《了不起的灵灵鼠》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这边厢,名家现场挥毫写春联,领春联的市民排起长龙;那边厢,漫画、龙凤字、剪纸、面塑、草编、树叶画等手工艺摆起长摊,摊前是一张张翘首以盼的脸庞。就在一片火红热闹的场景中,第十四届海上年俗风情展踩着春运的脚步如约而至。
本届展览围绕过年出“行”,以“启程·回家·团圆年”为主题,通过“年货,城市出行记忆”、“过新年,兜兜转转真‘遐意’”、“春运,赴一场团圆之旅”和“旅游,过年的另一种形式”四大板块,呈现过年与“行”有关的传统年俗、时代风尚。
“过”年——在中国文字中,年和行走密不可分,无论是搭乘各种交通工具从他乡归故乡,还是采买年货,又抑或举家出游。展览现场,不同年代的交通工具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这里,既有年轻收藏者朱宇翔提供的上世纪80年代sk661链绞式客车及上海产sk561g链接式无轨电车模型等,也有老公交人张建人提供的绿色环保71路中运量无轨电动车模型,还有2019年投放的具有智能化辅助驾驶功能的黑金刚模型。
老地铁人管晓明和收藏者干国强共同提供的火车模型则囊括了蒸汽、燃煤、染油及电动四代不同发展类型,最早的一列是毛泽东号蒸汽火车模型。现场还展出了一张珍贵的从“东方红”驶至“太阳升”的火车票。一些周边的设备,也让人全面了解了火车的运维状况,一张张密密麻麻的春运火车时刻表展示了这些年铁路系统为春运所做的贡献。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每当春节即将到来时,街上常能看到夫妻俩,一个推着自行车,一个扶着车后座上满满的年货,说笑着往家走。
年货地图包罗万象,老照片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
沪上年货的采办,哪里强?本次展览绘制了一张年货的采办地图,老同盛的南北货经营,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邵万生、沈大成等上海老字号,老城隍庙、朱家角等古镇,都是沪上市民传统的采办年货的地儿。展柜里,人们还可以一睹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年货包装盒。
中国人过年颇为讲究,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内容,比如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守岁,初一给长辈拜年,初二回娘家……老上海人在初三之后,会选择去城隍庙、南京路、人民公园、静安寺、大世界、龙华、动物园等地方游玩。穿上新衣新鞋,来到熙攘热闹的九曲桥,兜兜小商品市场,尝尝地道的本帮小吃,讨个“一年烦恼都扫光”的好彩头。展厅展出的程光胜收藏的老照片,颇为引人关注,其中包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公园、城隍庙的九曲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世界、外滩照片等。上世纪70年代,上海动物园还叫上海西郊公园,照片上有大家熟悉的母象版纳和小像依纳在一起玩耍的照片。母象版纳于2018年去世,它承载了几代上海人的记忆。
拜年访友,总是要红包、贺卡伴身,程光胜还收藏了从民国到现代的各种贺年卡。如今,纸质贺卡已不常见,人们更多使用电子贺卡,虽然材质变了,但小小贺卡代表的情感与祝福未变。
近年来,有一种年俗悄然兴起,那便是举家出游,旅行过年。90后的施喆沁从2014年开始,每年春节,都会和家人一起出游。那年外婆做了髋关节手术,外公因年纪渐长得了轻度认知障碍,施喆沁和舅舅轮流开车带着两位老人去青岛来了一次自驾游。她认为,一家人在一起就是过年,旅行过年会收获不同的年味。本次展览展出了不少市民旅行中购买的旅行纪念品,还有曾经出游必备,如今却被手机取代的各种中外不同年代的相机。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团聚”是年俗永远不变的主题
展厅中,“姥姥家的厨房”和“姥姥家的卧室”微缩模型带着岁月的痕迹,打动了无数远离故乡在上海打拼的人。这所北方老宅温暖而逼真:春节将至,冰雪覆盖的老房子,挂着淡红的窗联和对联,吊着冰柱的屋檐下,空空的鸟巢在等待来年春天归巢的鸟儿,斑驳的木门和地面的青砖写满岁月的沧桑。阳光透过玻璃窗斜射到厨房里,大铁锅里炸着煎饼,蒸笼里放着蒸开了花的馒头,地上的坛子、鸡蛋、南瓜、大白菜、罗卜仿佛还沾着新泥。卧室内墙上左右对称贴着年画,炕上的小桌上还摆放着姥姥刚喝过的茶壶和用过的针线包,长长的砧板上摆放着的刀和大白菜,大概是为包饺子做的准备……
模型作者是一个三口之家,爸爸刘慧远、妈妈朱恩艳和六岁的女儿瑶瑶。他们历时两年,用满满的亲情和一个个不眠之夜,复原了家乡内蒙古老宅的厨房和卧室。 “过年时大家总在等着吃姥姥用大铁锅,加了碱蒸出来开了花的馒头,馒头好了,姥姥满是皱纹的笑脸隐在热气腾腾的馒头后面,我们则在大笼屉的另一边吃得很开心”。不管走到哪里,这些开了花的馒头始终是朱恩艳记忆中最好吃的馒头。她回忆,以前交通和信息不发达,每当放假前半个月,就得给姥姥写信,告诉她自己几号去,等到那天姥姥和姥爷会赶着马车去接她。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寒冷,姥姥怕她冷,便在马车上会用厚厚的被子裹着她。每次到了姥姥家后,姥姥总会把家里母鸡生的最大的鸡蛋留给她,所以记忆中的鸡蛋非常大,这饱含着姥姥满满的爱。
模型中的每个物件基本都是按照原材料、原工艺进行复原,力求原汁原味地还原老房子。旁人不解他们这般执念,他们却认为,“如果有一件东西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模样,会觉得不完全是我姥姥家。”又到一年春节时,又是归乡季,家乡的记忆就浓缩在这套房子里,等待归乡人,陪伴异乡无法归家人。
几小时之前还在送快递,几小时之后就背上行囊准备回家了——这是00后快递小哥张银赛去年春节回家的真实情景。快递员的工作很繁忙,几乎没有节假日,早晨起来就出去送,一直送到晚上将近十一二点,最多一天送了270多单,双十一期间根本没有时间吃中饭。去年,父亲在毫州站接他,亲情的温暖洗去了他整年独在异乡打拼的疲惫。他说,幸福就是有人等你回家过年。
朱佳和妻子汪苏是金融证券业从业者,一个来自江苏,一个来自安徽,辗转纽约、北京,最终定居上海。汪苏说,以往每年春节都会回家过年。记得有一年春运返程正好碰上下雪天,本来4个小时的车程开了有八、九个小时。“无论多难都要回家过年,是埋藏在中国人血液中特别的情感,旅程的不易,为团聚的日子带来更多温暖和喜悦。”今年,汪苏怀孕了,不方便在路上折腾,夫妻俩决定留在上海,把双方父母接来一起过年。
上海火车站南广场有一辆献血车,回乡过年的务工者常常选择离开前在这里献出一份爱心。“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 “上海我爱你”、“祝上海更好”、“祝爸妈身体健康”、“老婆孩子开心”……卡片上留下的一句句质朴话语,令人动容。
千万人共赴团圆之旅,春运背后的故事温暖着回乡人
而为了让人们过好新年,有一群人节假日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本次展览通过故事、图片和藏品,立体呈现了这些春运守护者的故事。
上海铁路系统有一对“85后”孪生姐妹,姐姐沈茹是铁路上海站的客运值班员,妹妹沈燕在铁路上海客运段担任列车长。整整16年,当万家团圆之时,她们一个埋头琐碎的客运站事物,一个穿梭在一节节列车厢中奔波在不同的城市之间,用坚守筑起回乡旅客的温暖回家路。“能看到一个又一个家庭通过火车相聚、团圆,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姐妹俩如是说。
上海公安局地铁分局的退休武警张建平从警37年,回家吃年夜饭的机会屈指可数。为了让市民们过一个幸福祥和的年,他们比平时更忙更辛苦,人潮汹涌,只能靠人力将挤在门口的人推进去,关上自动门。一天执勤下来,大汗淋漓,但这样的日子让他充实无比。
春运也是公交颇为繁忙的时刻。每年春运开始,公交公司就会派人到火车站值守,与铁路部门密切联系,掌握火车到站时间,适时加派车辆、增强运力。春运春节期间有不少是全家人一起出行,这时公交售票员会特别注意是不是一家人都上车了,如果出现“落单”,会耐心等候。“一家人搭公交车走亲戚是不能拆散的。”老公交人张建人说,这也是上海公交春运给人们留下的温暖。
开过22年出租车的老寿,过年期间,一天都没有时间在家待着,吃年夜饭就别想了。老寿最怕遇到雨雪天气,轮胎打滑,“尤其是大雾,车子都不知道往哪里开。”更加难的还有吃饭问题。一到过年,街边的小饭店陆续关门,何时能回到家吃上饭都是未知数。然而,能把大家安全送到目的地,老寿觉得很安心。
分会场主打“鼠”年主题,“年味”扑面而来
当天,山三会馆作为本届海上年俗风情展的分会场,以五大板块:“鼠咬天开万物生”、“取火点灯迎新年”、“和和美美团圆饭”、“共庆庚子闹除夕”、“鼠(数)不胜鼠(数)话名人”,全面展示鼠文化的前世今生。其中,包括鼠图像的铜章、国画、玉雕摆件,民俗中一些迎新的灯具器具,根据年夜饭习俗展示的大漆描金果盘、酒瓶等,还有结合老鼠嫁女的主题故事展出的灯谜、火花、民国烟标等,以及名人们关于老鼠的画作、诗词等。
与此同时,上海市群艺馆二楼白厢展厅的“生肖有礼·鼠你红”生肖文化展,通过广泛设计征集,向广大市民朋友们展示了一批以“子鼠”文化为创作主题的平面设计佳作和衍生品,将寄寓着老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的十二生肖动人传说呈现出来。二楼非遗展厅的“栩栩如生——闽台木偶、海派木偶联展”则呈现了春节期间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木偶戏,将成体系的两大深富艺术魅力的木偶派系的发展历史、制作技艺以及相关传承人介绍给广大市民。手推车、年货,鞭炮、祥云……三楼的“团团圆圆照像馆”也换了新颜,等待市民来“团圆”。当天下午,二胡表演艺术家马晓晖和上海社科院马列所所长黄凯锋还进行了一场艺术与哲学的对话。
作者:李婷
摄影:叶辰亮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