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格花开在床当中?”“被单花开在床当中”;“啥格花开在踏板上?”“鞋子花开在踏板上”……10月17日晚,江南水乡古镇朱家角响起了优美的民歌声,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在这里举行。12首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民歌齐聚于此,让人们感受到江南民歌之美。
几千年来,从《国风》对民歌的采集开始,民歌口传心授、不绝于耳,是母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音乐的基础,承载着许多人的乡愁。它和社会发展、日常生活、日常审美趣味、日常情感表达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上海民歌不像高原地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强烈的风格,它的歌词生动、诙谐,语气婉转、含蓄,富有情趣,细腻平朴,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极具感染力。上海民歌分为劳动号子、田山歌、小山歌、小调、儿歌、吟唱调等,大部分是在劳作中产生。如今,原生环境日渐消失,上海民歌如何留住乡愁?
“除了吟唱调外,其他的种类都听到了。”赛场上,上海地域民歌百花争艳,让专家和观众们都感到震撼。“尤其让我震撼的是那些原生态民歌,它们前所未有地以本色出现,不但没有对原曲调进行修改加工,更是大胆地启用了毫无专业声乐基础的民间艺人进行演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魅力大放光彩。”大赛评委、国家一级作曲彭程激动地说:“它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歌,我们对传统音乐的责任在哪里,我们是否太过于依赖西方音乐体系,而忽略了自身最重要的东西,忘记了流在我们身体内的中华民族血液。”他呼吁更多关注传统文化,为新民歌打开一条宽广的大路。
“今年在上海举办的江南民歌大赛,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大赛评委、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郭树荟说,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上海音乐学院江南民歌演唱与研究大师鞠秀芳为代表,就为我们带来了脍炙人口的名曲《大九连环》、《四季相思》、《江南春早》等,奠定了江南民歌演唱的艺术风格。上世纪80年代,知名民歌理论研究专家江明惇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收录了500多首传统民歌。“这次活动的举办,是江南民歌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本次大赛由青浦区人民政府主办;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音乐非遗保护与研究中心协办。最终,《绿岛四季歌》《问花名》《姑苏风光》《码头工人来四方》《吃吃浦东老八样》《十二月花名》《阿婆茶》《救枯苗》《摇一橹过一浜》《啥鸟飞来节节高》10首歌曲获得“最江南”演绎奖。
选择在青浦落地,因为江南民歌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底蕴——青浦田(山)歌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这里拥有练塘、赵巷、朱家角、金泽四个田山歌的传承基地,还有一大批热爱江南民歌并致力于民歌推广的人。李维红从事非遗保护工作30年,她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便是提升上海民歌的传播度,如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打造民歌文化品牌IP。“江南民歌大赛首次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专家、非遗工作者、传承人、演唱者、媒体、市民聚集在一起,正是赋予传统民歌新的生命力的大好时机,也让田山歌及其它民歌的传承保护者们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如何更多地去发掘、去保护、去发展民歌,留住我们的乡愁,一次大赛是不够的。传统民歌的挖掘整理工作还需要继续,除此之外还需要鼓励和支持更多作曲家、演唱者田野采风,创编和演绎更多新民歌,演唱者要了解歌曲产生的环境、作曲家的意图、了解民歌精神表达的艺术趣味,融入自己的理解,才能触及作品的灵魂。民歌大多用方言演唱,与地方方言密切相关,因此也需要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
据悉,主办方将持续举办江南民歌大赛,并有望在未来几年辐射整个江南地区。作为今年江南民歌大赛的关联活动,“上海民歌”系列讲座将于10月19日至11月23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行,徐景新、郭树荟、候小声、韩金梅、邓姝、江山等民歌、声乐及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云集一堂为各区音乐干部及相关人员讲解民歌及其创作,进一步深入推广普及民歌的传承与创新。
图片:叶辰亮
作者:一鸣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