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朝诗人握个手》
急脚大师 著
捧读文化 | 南方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
本书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了20位大唐诗人的科举人生。唐朝科举考试属于初创期,制度不太完善。考卷不糊名,考官在批阅卷子的时候能看到考生的名字和籍贯,主观意识太强。这样的科举考试除了考才气与学识,还要考个人的活动能力和家庭背景。为了入仕实现抱负,诗人们各想各的招数,各有各的创意。
>>内文选读:
为什么大唐诗人拼了老命也要上头条
为什么唐朝是诗歌最繁盛的时期? 诗歌和科举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 诗人们真的只有诗和远方吗? 唐朝的诗人们,有人在无限的纠结中辗转反侧,有人在有限的生命中苦吟诗歌,什么是他们人生凄风苦雨的根源呢?当然也有人一帆风顺,在荆棘乱丛中岿然不动,那什么是他们笑傲江湖的资本呢?
大唐之所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王朝,在于它包容一切的大度,在于它海纳百川的胸怀,它的大门随时向各国开放,它的文化随意让大家模仿。只要愿意来,不管你是哪国人、哪种人,男人或者女人,都可以在这里书写你的篇章,放飞你的梦想。
大唐,不仅有诗歌。诗人,不仅会写诗,他们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在唐朝,仅为了科举考试,就没有哪个诗人能真正潇洒走一回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人都未能免俗,诗歌成了他们走上仕途必备的敲门砖。
唐朝科举考试属于“婴儿期”,制度方面还不太完善。考生的卷子不糊名,考官在批阅时能看到考生的名字和籍贯。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么你的关系很硬,拼的是爹;要么你的名声很响,拼的是才。如果事先有贵人推荐,考生中举的概率会更大一些。阅卷人会依据文人们平时的作品和名气,结合他们的考试成绩,给出最终成绩。王公贵族、文坛领袖等有地位、有名望的人都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人才,大家一起预先拟定录取名单,这叫“通榜”。所以,在考试之前,拟录取人员的名单就已经形成,主考官一般会以“通榜”名单为主、 考试成绩为辅的方式录取人才。
有个叫项斯的年轻人在山边的草屋隐居读书,他在考试之前没什么名气,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都没成功。好朋友把他的诗集进献给当时的名流杨敬之,杨敬之看过之后,笑眯眯地说:“小伙子, 写得不错,对我胃口!”于是写了一首《赠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成语“逢人说项”便出自这首诗中,用来形容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的行为。
有了名人推荐,项斯人气暴涨,在接下来的科举考试中轻松入围,中了进士。为了中举,诗人们各想各的招,各有各的创意。考试之前,他们翻遍族谱,仔细推敲,深入研究,希望找出能跟当朝权贵们搭上关系的蛛丝马迹,然后把自己平时写的诗编成册,送给有推荐权的人:大哥、大嫂们,请看看我的诗,帮忙点个赞吧!这就是唐朝独特的考试文化——行卷。诗人们把自己平时写的诗和文章誊在一张长方形的纸上,然后卷起来(唐朝的书主要采用卷轴装),包装好,在考试之前送给那些有推荐权的贵人们,求他们说句好话,让自己上“通榜”。面对这样的考试,考生除了需要才华,更需要个人的活动能力和家庭背景,除了四处找关系,还要搞“创意营销”。所以,唐朝诗人们除了诗和远方,还有忙碌疲惫的当下。
韩愈曾经写诗描述考生们行卷的样子:“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形容考生们站在达官贵人面前,犹豫徘徊,畏首畏尾, 想说又不敢说,想问又不好意思问的样子。纠结啊,苦闷啊,能不能给点个赞哪?由此还得来一个成语——“趑趄嗫嚅”,形容人奴颜婢膝、畏缩不前的样子。
不过,即使有人收下你的诗集,也未必能马上回复,因为托关系行卷的人太多了,贵人们也看不过来。这时,就只能想办法重投一份“简历”,挑什么时候去呢?对方家里婚丧嫁娶,前去随份子混个脸熟;对方办宴会,去帮人家端茶递水。这样的行为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温卷。温习一下,让对方加深印象。大哥,还记得我吗?给推荐下吧。
还有一种行卷的方式叫省卷,每个考生在考试前按规定向礼部提交自己平时的作品,这是人人都要交的。省卷的内容,主考官基本都来不及看,即使看,也只看那些提前打过招呼的、有些名气的人的作品。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很多诗人,尤其是交际能力不强的诗人非常苦闷:跑关系太累了,但行卷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诗人们的“产出”,他们一有空闲就写,一有感触就写,一有新闻就写,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埋的......从王侯百姓,到历史时政,没有什么不能写,没有什么不能吟。唐诗包罗万象,数量惊人,诗人们也是被逼的啊,不写多一点儿,拿什么去行卷?
还有一些人挖空心思练习书法,培养各种兴趣爱好,这样倒是容易成为复合型人才,比整天坐在书房里咬文嚼字的“书呆子”好一些。如果你唱歌、跳舞、弹琴、书画、诗词、游戏样样精通,便不愁得不到贵人们的欣赏。大人物一美言,寒士们尽欢颜。
为了提高名气,争上“头条”,唐朝诗人们也是够拼命了。
作者:急脚大师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