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内核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元叙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些特征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立体式、多线程、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超越了西式单一现代性的霸权逻辑和内在矛盾。讲好这个中国故事需要点面结合、内外结合,借助多模态话语做好叙事创新,尽量减少编码与解码的差异乃至歧义,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或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国际公共思想资源和话语产品。
《国道巡航》节目名称别具匠心,富含对内及对外传播的双重属性和职责。“道”至少有双层含义:第一是“道路”,人类历史上是最古老的媒介之一,它具备连接和承载两个功能,而“国道”又赋予了“路”构造国家意象的重要内涵;第二是“道理”,也就是规范与伦理,《国道巡航》展示的恰恰是发展与治理的“中国之道”。
视觉叙事由于具有跨文化的可通约性,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国道巡航》这一纪录片所讲述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至少从如下三个角度,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挥视觉叙事的传播优势,拓宽中国故事的国际接纳和转用空间。
第一,绿色与自然叙事。不论处于工业化的哪个阶段,不论是通过产业替代还是通过产业转移来解决发展的环境成本问题,绿色发展和自然生态都已经成为各国共享的生存共识。正如“两山”理论所奠定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准则,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起点应该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叙事。视觉手段可以全面把握自然和人造的双重绿色景观,将一个发展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嵌入的逻辑立体地展现出来。除此之外,要考虑到运用国际化元素,比如行走在中国绿色发展中的外籍人士及其观察与解读,将中国故事与其他国家的绿色之路进行比照,让绿色成为多元在地化的叙事核心。
第二,蓝色与科技叙事。发生在湖州的保障食品安全故事和本地全球购故事都是科技创新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典型运用。有研究表明,在多种维度的全球影响力评价中,科技引领力成为中国形象的客观代表,并引发了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正向认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及的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网络强国建设正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新阶段,在发展模式和治理体系转型方面探索着全球未来发展的数字道路。尽管存在着基于地缘政治因素的负面乃至攻击舆论,但数字领域的话语权有可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重要支撑。视觉叙事可以更多关注这一蓝色方向,把科技创新所引发的生产力革命,以及对数字政府建设和社会福利提升的助力从高中低三个维度呈现出来;与此同时,注意讲好技术的负面效应,以及我们的应对之策,为正在共同经历科技革命的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方案。
第三,红色与生活叙事。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目标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以此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国道巡航》把人民的奋斗故事和生活故事推到镜头前,让一个个鲜活而自然的个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讲述者。不教条、不做作、不脸谱化,跟着华小夏的步伐和视野,用移动的镜头记录着一次次观察、见面和对话。宏大叙事退回后台,个体叙事走向前台,轻量化的视觉叙事让地图上的中国更多彩、更可爱。
当然,我们绝不简单地期待每一个故事都能得到国际受众完全一致的解读。国际传播的本质就是多主体在本土逻辑框定下的多元解码过程,各类视觉叙事也是一个个开放的文本。
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第一,找到最具通约性的故事要素,拓展和夯实一般性的,以及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社群的具体的认知共识;第二,以我为主,将中国故事的核心要素——而不是避重就轻——以多模态的方式主动呈现给国际社会,努力设置新议程,打造新概念和新范畴,做大国际传播话语增量。《国道巡航》在国际传播方面发挥了创新性的引领的作用,我们期待未来看到更多高质量地讲好中国故事的视听作品。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
作者:姬德强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