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上海人,尤其是市民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上海人,沈嘉禄是一个特别合适的人选,三十余年的文学创作经历,以及对上海城市史、市民生活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饮食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加之他多年记者生涯中凝练出的敏锐洞察力,使得他的写作,于细微之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日与夜,过去、现在与未来,讲述城市人的悲欢离合。
日前,“一本书读懂一座城——沈嘉禄《上海人》新书首发暨签售会”在朵云书院旗舰店举行。签售会特别邀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马尚龙,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上海诗词学会理事朱蕊,以及《上海人》的责任编辑诺曹,一起聊聊沈嘉禄的新作 《上海人》 。
▲从左至右依次为:诺曹、沈嘉禄、马尚龙、朱蕊
南京大学出版社于今夏推出的这本“城市人系列”之《上海人》,是沈嘉禄书写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部随笔集,分“城市的密码”“不可改写的剧情”“变焦镜里的群像”“味觉引导人生”和“爱上这座城五部分,封面及民国花边藏书票由设计师周伟伟设计,书中插图为摄影人雍和提供,带来了充满年代感的上海记忆。沈嘉禄在书中描绘了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上海这座城市的兼容并包,探究了上海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或隐或显的影响。“茄人头”、“老克勒”、弄堂蒙太奇、小日脚……围绕这座城市的关键词,如同“城市密码”,充满了尘封的记忆与后现代主义的七彩魔幻。
▲《上海人》的内文展示及民国花边藏书票
以历史为线索,刻画上海人群像
《繁花》作者金宇澄说这本书“一切的意趣都在‘上海人与上海’的逻辑关系中,自在可读”;茅盾文学奖得主孙甘露则称赞“沈嘉禄先生兼有两副笔墨,一是小说家的,一是记者的”;鲁迅文学奖得主潘向黎指出,“上海给了沈嘉禄很多,而沈嘉禄也深爱上海,在这本书里他用了小说家的细腻灵动和新闻记者的明察秋毫来观照上海人与上海城,一往情深,触处生春,读来绝对是一种享受”。
沈嘉禄表示,他虽以小说、散文创作跻身文坛,但是对上海城市史和市民生活史一直怀有深厚的兴趣。他没有在外地工作的经历,视野里少了一道苍茫,但他有着三十多年的弄堂生活经验,这或许可算收之桑榆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历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新阶段,这也为沈嘉禄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考大学时,他报考的是历史系,后来阴差阳错读了中文系。他说直到今天,他在研究历史上花的时间要超过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
两年前,南京大学文学院的丁帆教授向南京大学出版社推荐由沈嘉禄来写《上海人》,对沈嘉禄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于是,他决定以最近四十年为一个时间长度,史学家致力于揭晓历史谜底,作家擅长私人化讲述,这都是读者倾情聆听的理由。将上海人的成长过程置于城市历史的大背景来讲述,并且完成刻画人物群像的使命,需要历史知识和文学修养。
沈嘉禄表示,自己仍然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清醒。撰写这样一本以历史事件为线索、以上海人为解析对象的散文书,最大的挑战来自阅读环境。将上海人的成长过程置于城市历史的大背景来讲述,并且完成刻画人物群像的使命,需要历史知识和文学修养。对他而言,是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关掉滤镜,打破偏见
会上,主持人诺曹抛出了一个敏感话题:“很长时间以来,上海人被认为精明不高明、小市民习气、胆小怕事、斤斤计较、格局太小、城府太深、魄力不足、虚荣心强、只能做老二,不能做老大……是不是这样呢?” 台上三位嘉宾对此做了深刻又不失风趣的阐述。
沈嘉禄认为,这些观念值得商榷,解析上海人,不能绕过让上海人骄傲或尴尬的历史,不能随意改写造成上海人集体性格和市民生态的内在逻辑;将作为个体生命的上海人置于宏观面的上海人中进行对比,或许更有戏剧性和典型性。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大量新上海人注入城市的血脉,如此这般,我们对上海人的群像描摹也应该有新的见解。上海人在上海的成长过程中,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心血,也因为环境复杂和生存危机,自然而然地显露诸多性格缺陷。可贵的是,上海人也一直在审视自身的性格缺陷,不回避、不辩驳、不粉饰,这份文化自觉使上海人能够与历史对话,向未来瞻望。
马尚龙表示,上海人的生存底线抬得比较高,他说,我们上海人是这样的,可以不发大财,但可以小富,不要去踩底,获得财富以后,我要回馈给社会,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份红利,这是上海的一个经济结构。总体而言,我们是稳固发展、稳步前行的,上海的发展是有后劲的,无所谓“争当第一”还是“千年老二”,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他们的后劲一方面来自规则,另一方面来自一种文化,海派文化,或者也可以说是地域文化,这是推动上海持续向前的一股力量。
朱蕊说起自己的父亲会做衣服,她小时候的衣服都是父亲剪裁的,他会自己画图制图,当年她穿去北京上学的小西装,也是出自父亲的手笔。她表示,上海人就是务实,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进退有度,就是马尚龙讲的“上海分寸”,即我在这个分寸里面自己心里舒服了,就行了,我不为别人活着,而是为自己活着。几万块钱的包包我不会买,但是我会随着我的心意给35块钱的手袋添置一幅小画。上海人其实是有一种底气,不需要用别人的品牌来彰显自己,我就是一个品牌,我自己做自己的品牌,虽然可能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品牌的存在,但是我心中有一把尺,也可以这么说,上海人的“做人家”是一种生活态度,热爱并享受其中。
▲台上嘉宾在展示朱蕊(右1)35块钱买的编织袋和自己绘制的后印象派小画
磨难与痛苦,是上海成长的条件
莎士比亚说过,在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一千个异乡人眼里,就有一千个上海人。在上海作家眼里,上海人也是千差万别的,作家本身的阅历和生活环境,都会影响到他对上海的感知与判断。沈嘉禄认为,上海人并没有显著的特征,不是城市人,连小市民也算不上。上海城市精神中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特点,这是历史的赐予,也是上海人的品性和族群印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上海人与外来移民不期而遇,并肩而行,撩下历史的包袱,从磨难与挫折中懂得了担当与尊重。解析上海人,作者认为不能绕过让上海人骄傲或尴尬的历史,不能随意改写造成上海集体性格和市民生态的内在逻辑。
上海是不可复制的,就像一个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海人是一道流动的风景,能为上海和上海人写这样一本书,沈嘉禄认为在他的写作生涯中是十分重要的,为之付出的心血也是值得的。对上海人给出恰当的评价,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诚如沈嘉禄所说,上海的传奇永远在延续,许多作家已经讲述了一百年,现在轮到我们这一代作家来讲述。接下来青年一代的作家也有话要说,因为上海是一直向前奔跑的,它的剧情不可预测,所以再讲一百年,甚至两百年都不会重复或厌倦。只要上海这座城市还在,它的故事天天都是精彩的、崭新的,是值得想象和期待的。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