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瀚涛
对于上海纽约大学大二学生黄瀚涛(Hantao Johnson Huang)来说,刚刚过去的那个暑假,让他终身难忘——原本在特拉维夫大学交流的黄瀚涛,经历了两周多的哈马斯空袭警报。巴以冲突战事升级后,他不得不转移到伊斯坦布尔。
为了包括黄瀚涛在内的15名交流生能顺利完成交流学习任务,上海纽约大学特地从纽约派去两位教授,专门设计了一门名为“伊斯坦布尔”的课程,“这不仅是我上过的最棒的课,在纽约大学学生的成绩单上,估计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黄瀚涛在特拉维夫大学交流的短短两周,已经协助商学院一名教授进行科研,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按照教学计划,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在暑假都可以选择到国外其他大学进行交流。我所在的商学院院长EitanZemel介绍的特拉维夫大学交流项目一下子就打动了我——以色列是世界上创业最好的国家之一,这又是一个以色列政府全额奖学金、讲授商业创业的课程项目。
但是7月1日,刚刚在特拉维夫大学开始上课,恰逢巴以冲突中几名以色列儿童遇害。当天上课教授就提醒我们当心,说可能会发生战事。但我们这些从来没经历过战争的学生,几乎没人把这句话当真。隔了一天,上午上完课回宿舍的路上就听到了防空警报拉响,我们还没反应过来,老师就拉着我们冲进了防空洞。
当时,我们都惊讶于以色列任何建筑下面都有非常专业的防空设施。更让我惊讶的是,防空设施里堆满了上千册书籍,以色列同学进去后都坦然地继续看书写作业。
随后,战事升级,每天早中晚要拉响三次防空警报,每次都会有炮弹呼啸着从我们头顶飞过。每当这时,我们就都去躲一下,结束后再出来正常上课。
第二周,战事越来越严重,新闻开始播报有极端组织威胁要用人体炸弹。此时巴以冲突的报道在国内也开始见诸报端,家人非常担心,但是身处其中的我和另外14个同学却并没有感到惊慌。纽约大学特拉维夫中心的教授还特地来看我们,带着我们15个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去享受当地美食安抚我们。
第三周周一,纽约大学特拉维夫中心的老师来通知我们:必须把东西都收拾好,准备好随时撤离。因为战事越来越紧张了,我们必须赶在机场关闭前撤离当地。上午刚刚听说这个消息,下午学校就替我们把签证办好,机票买好,当天就飞往伊斯坦布尔。飞到伊斯坦布尔以后,美国纽约大学又派了两位教授和纽约大学特拉维夫中心院长,特地为我们开设了一门名为“伊斯坦布尔”的课程,上午讲授伊斯坦布尔的历史文化,下午就到上午讲到的地方去参观。这真是我上过的最棒的课,没有之一。
虽然在特拉维夫大学只有短短的两周多,但是这段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当地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勤奋的精神。
在我的很多同学中,毕业后进投资银行工作是首选,但是我们在以色列和当地学生交流时发现,他们更想要做的是创业。每次我们出于习惯问当地学生学什么专业时,很少有人说自己是什么具体专业的,当地学生常常既修金融课程,又修计算机课程、历史课程。
刚去时,以为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很辛苦的,每天要学习到晚上一两点才睡,没想到他们比我们还晚,常常要到凌晨三点才休息,早晨7点半又起床去上课,和我们一起去参加这个项目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很多学生都觉得不适应。
如果要问,我在上海纽约大学学会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我的回答一定就是自己主动争取机会的重要性。
在决定申请去特拉维夫大学交流以后,我就去特拉维夫大学官网上,把所有教授的简历都看了一遍,筛选了和我的学术兴趣比较相关的、研究方向和亚洲有关的教授。我给他们都发了邮件并附上简历,希望能够和他们进行交流,并能协助他们进行研究。
我一共发了40封左右的邮件,由于是暑期,只有8封教授回信,其中只有3位教授给了我Offer。这位特拉维夫大学商学院的Bamberger教授也是康奈尔大学的联席教授,正好在做中国付款和工资交付的透明性研究。见面和教授交流讨论后,我撰写了7、8篇论文梗概,并协助教授把其中一篇文章发表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Discoveries》学术刊物上。
在原先我受到的教育里,并不鼓励如此争取自己的机会,即便是高中时,也是老师安排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而自己争取机会,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是在上海纽约大学被鼓励的。这次我交流时,我也遇到一个在特拉维夫一家私募基金做实习的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和我做科研一样,他的实习机会也是自己争取来的,我想这也算是自己主动去成就自己的一种创业精神吧。
我帮助Bamberger教授完成了他的研究后,教授主动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其实我并不在意这封推荐信能起什么作用,我想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