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1 日,北京大学新闻网对外发布新闻,宣布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为理学部主任,任期三年。北京大学生物学讲席教授、神经生物学家饶毅不再担任理学部主任职务。新闻显示,聘任仪式已于 11 月 6 日举行。
谢晓亮 1980 年毕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博士学位,1999 年成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2010 年创立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2017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 年初全职回国加入北大,现任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主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主任。
谢晓亮在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单细胞基因组学及相关新兴交叉学科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近年来大力推动了无标记光学成像技术和新型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谢晓亮团队的工作使新生儿避免了其父母的单基因遗传疾病。截至 2019 年 4 月,谢晓亮共发表 SCI 收录科学论文 200 余篇。
北京大学理学部成立于 1999 年,现由数学科学、物理学、化学与分子工程、生命科学、城市与环境、地球与空间科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建筑与景观设计等 8 个学院组成,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于 2016 年担任理学部主任,任期三年。2019 年 6 月 25 日,首都医科大学发表正式公告,宣布饶毅成为该校新任校长。
谢晓亮拥有四顶院士桂冠,获得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荣获哈佛大学终身教授。2018年7月1日,谢晓亮放弃了在美的优渥科研条件,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
他是生物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领军人物;推动了无标记光学成像技术和新型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也是单分子酶学的创始人以及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开拓了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并且成为了首位获得美国生物医学最高类奖项——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华人,而该奖也只是他获得众多奖项之一而已。
“我最看重学生身上的素质是执着。科研成功可以带来巨大的喜悦,但人们在科研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经历失败。当多次实验没有成功时,当苦苦追寻找不到答案时, 我都坚持下来了。可以说,科学锻炼了我的意志,成就了现在的我”。谢晓亮经常鼓励学生们,不要害怕困难,要敢于冒险、持之以恒。
在谢晓亮看来,创造性也是优秀学生身上必备的素质。他总是对学生们说,大学本科阶段主要是积累知识,但研究生期间要创造新知识,特别需要培养自己的原创能力。
最令谢晓亮自豪的是,他的学生已遍及世界各地,在40多所著名大学任教或从事科学研究,也有一些学生直接投身高科技产业,有望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军人物。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综合自北京大学、人民日报、量子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