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的中国名字,标准的美式英语,典型的西方学者模样——汉堡大学汉学系教授冯凯(KaiVogelsang)为大家清晰地梳理了“思想”一词在清末民初意义演变的过程。
“为什么会选择‘思想’这样的一个话题?”一个设问式开场白。在冯凯看来,对于“思想”而言,我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它是固然存在的,而这本身正是错误的,“思想”也有它的前世今生可以探究。随意走进一家书店,相信《中国思想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总是不难觅寻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人们不经意间会将这个词汇所要表达的内容抹上“陈旧”、“繁冗”的色彩。但事实上,我们需要用这个词汇来描述、思考。
1892年,“思想”现身辞典之中,作为动词使用。“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第一次把“思想”作为名词使用。事实上,与“阶级”、“宗教”、“种族”、“社会”、“代表”、“问题”、“方针”、“发展”等等词汇一样,“思想”最初来自欧洲,经日本中转,最终传入中国。某种程度上,它们重塑了中国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
谈及这些舶来词汇的身世,冯凯还引述了1903年《申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文章描述了当时一些老夫子对于年轻学者使用这些从日本引入词汇的诧异与愤怒,斥之为“崇洋媚外”,“无法应用思想,终将成为思想的一个奴隶”。可悲的老夫子却不曾知道,他口中的这个“思想”原本就是一个飘洋过海而来的新词汇。冯凯认为,“思想”的隐蔽性在于其并非伟大的哲学家或者思想家发明出来的词汇,只是关于一些非常基本的概念,演变于人们每天的谈话之中,以至于老夫子们都没能注意到它的发展变化,也就遗漏了对于它的抱怨与排斥。
1905年是“思想”大繁荣的年份,“国际思想”、“革命思想”、“独立思想”、“法律思想”、“教育思想”、“爱国思想”、“种族思想”等等词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最初的时候,“思想”这个概念是被泛化的,人们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前面的修饰词上,却对于“思想”这个概念本身缺少了专门的讨论与定义。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