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仁济医院副院长、妇产科学系主任、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狄文做大会主旨发言。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不少“70后”争搭“追二胎”的末班车,伴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加,妊娠风险和胎儿异常的发生几率也随之增高。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妇幼保健普陀论坛暨2018妇幼保健与产科危重疾病诊治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聚焦前沿的胎儿医学新进展,旨在更新诊治理念、指导临床应用。
出生缺陷已成为婴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监测数据表明,中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导致出生缺陷的因素很复杂,高龄孕妇、有自然流产史的孕妇、曾生育过畸形儿的孕妇、有遗传病史等均属高危因素。
“生二胎的妈妈越来越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妊娠风险比普通产妇要高,胎儿异常的发生几率也随之增高。”论坛主席、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院长赵德强介绍,胎儿医学这个概念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包括针对孕妇人群的胎儿畸形、胎儿疾病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多学科联合的胎儿宫内治疗及出生后的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妇产科学系主任、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狄文表示,每天,约83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可预防疾病。 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017年中国婴儿死亡率6.8‰,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狄文表示,这得益于中国建立的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制度、高危专案管理制度以及危急重症救治制度等。
狄文认为,由于多种原因,二胎和多胎育龄妇女资源急剧萎缩。目前中国人口格局为少子化加快、老龄化加剧、经济主力人口收缩,前景不容乐观。他说,中国有可能呈现出更快的老龄化速度,甚至要比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更快,比例更高。他认为,人口形势严峻:三个下降、一个上升、一个萎缩。出生率下降 出生规模下降:17年比16年少生63万 ;生育率下降 ;人口老龄化程度上升 ;经济主力人口继续萎缩。
据介绍,1996-2015年上海孕产妇死亡原因向发达国家模式靠拢:产后出血仍位于死亡原因的首位,但其死亡率明显下降,从7.42/10万下降至1.51/10万;妊娠合并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原因顺位上升至近10年的第2位和第4位。Ⅰ类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明显下降,从3.66/10万下降至1.86/10万。
狄文表示,出生缺陷、低出生体重儿、母亲精神健康以及外来人口孕期管理后成为母婴安全的挑战。
当日论坛还围绕胎儿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展开精彩讲座,并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郎景和院士等全国妇产科界“大咖”,畅谈胎儿医学最新进展。论坛议题涵盖了出生缺陷的孕前与产前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精准推断、双胎的绒毛膜性与并发症、胎儿监护的方法及其评价、胎儿DNA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双胎妊娠的分娩时机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产前胎儿超声软指标临床解读等。
据了解,妇幼保健普陀论坛作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已连续举办三届,每年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就产科危重疾病的诊治及最新进展与妇幼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已累计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妇幼专业医务人员千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妇产专业的医疗技术,更好地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者:陈青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